,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内环境 >> 中国在经济转型上已决心刮骨疗毒

中国在经济转型上已决心刮骨疗毒

2013-06-20 08:39:34 来源:风控网 浏览:629
    中国经济减速是当前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国际国内市场都在观望,中国政府会否出台宽松政策,扭转经济下行的趋势。过去十年间,每逢经济下行,决策层都会推出宏观调控,以政府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这种惯例在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表现得格外突出。中国政府当年推出“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将骤然冷却的中国经济带出谷底。
    不过目前来看,新一届中国政府并不打算重走“老路”,在经济下行趋势几近确立时,推出某种宽松政策。这样的取向当前体现的格外明显。在银行间,自5月下旬以来,由于多重因素迭加,市场资金面极度抽紧,业界普遍期望央行补水,缓解资金压力。甚至有消息称,国有大行正在向央行施压,希望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银行体系注入更多资金。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央行仍然不为所动,放任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持续高企。6月19日,继前一交易日上涨78.3个基点后,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再度大涨206.4个基点,达到7.66%。市场普遍预期,这种资金面紧张将一直延续到7月。
    银行间的窘迫只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今年“两会”换届以来,中国政府高层已在数个不同的场合,表达了不会轻易重启刺激的态度。在5月下旬出访瑞士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一季度以来经济发展稳定,因为我们预定的今年实现GDP增长目标是7.5%,7.7%超过7.5%,这在合理的运行区间。之后在德国,他并进一步将阈值放宽至7%,“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需要有7%,以达到2020年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
    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表态更为直接。6月初,在加州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面时,习近平主席表示,我们其实是可以让经济增长得更快的,但是我们把增长目标调低了,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压低增长率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这番表态道出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对当前经济减速的最明确的看法,也帮助解释了为什么决策层对经济的放缓趋势至今保持沉默和不断的容忍。从两位中央领导的表态看,中国政府已决心刮骨疗毒,希望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化解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种种难题。
    之所以称刮骨疗“毒”,这种毒主要来自于中国惯有的债务经济模式。在过往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各级政府与企业通过不断地负债扩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绩效,同时也遗留下不少发展问题。当前我们所关注到的各种顽疾,其实都根植于这种模式之中。过度依赖投资,导致了产能过剩;地方政府与城投平台的负债扩张,形成了牛皮癣式的地方债;各种隐性与隐蔽的融资方式,构成了当前中国影子银行的主体;而这些问题,又都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恶化。
    可以说,中国政府正是看到了宏观调控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才下决心不再延续既往的政策基调。今年5月,在国务院一次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一个自然的推论是,倘若不去重启刺激,任由市场自发调整,中国经济的进一步下行应当是可以预期到的。中国政府也因此主动下调了增长率,为疗毒创造空间。
    要指出的是,这种“毒”之于中国经济根深蒂固,并不是说治理,就能治好的。发展模式的改变,将涉及到更为基本的体制,在维持现有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很难有大的改观。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中央与地方似乎在如何推进城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这也是相关会议及规划难产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发展惯性一时间还很难改变,仍然停留在“项目+政绩驱动”,围绕土地做文章的层面上。但很明显,这仍不足以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打造经济升级版。
    最终分析结论: 中国经济减速,中国政府却表现出过去十年难见的容忍度。归根结底,中国的经济转型需要由政绩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这意味着,中国政府需要在经济主体及资源分配等方面做出深刻改革。以政府为核心,已经难以为继了。更为彻底的市场化,才是最终出路。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中国在经济转型上已决心刮骨疗毒
,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国内环境 >> 中国在经济转型上已决心刮骨疗毒

中国在经济转型上已决心刮骨疗毒

2013-06-20 08:39:34 来源:风控网 浏览:636
    中国经济减速是当前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因素。国际国内市场都在观望,中国政府会否出台宽松政策,扭转经济下行的趋势。过去十年间,每逢经济下行,决策层都会推出宏观调控,以政府投资的方式拉动经济增长。这种惯例在金融危机之后的2009年表现得格外突出。中国政府当年推出“4万亿”财政刺激计划,将骤然冷却的中国经济带出谷底。
    不过目前来看,新一届中国政府并不打算重走“老路”,在经济下行趋势几近确立时,推出某种宽松政策。这样的取向当前体现的格外明显。在银行间,自5月下旬以来,由于多重因素迭加,市场资金面极度抽紧,业界普遍期望央行补水,缓解资金压力。甚至有消息称,国有大行正在向央行施压,希望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向银行体系注入更多资金。但遗憾的是,直到目前,央行仍然不为所动,放任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持续高企。6月19日,继前一交易日上涨78.3个基点后,上海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再度大涨206.4个基点,达到7.66%。市场普遍预期,这种资金面紧张将一直延续到7月。
    银行间的窘迫只是当前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事实上,自今年“两会”换届以来,中国政府高层已在数个不同的场合,表达了不会轻易重启刺激的态度。在5月下旬出访瑞士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中国一季度以来经济发展稳定,因为我们预定的今年实现GDP增长目标是7.5%,7.7%超过7.5%,这在合理的运行区间。之后在德国,他并进一步将阈值放宽至7%,“中国经济平均增长率需要有7%,以达到2020年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的目标。”
    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表态更为直接。6月初,在加州庄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会面时,习近平主席表示,我们其实是可以让经济增长得更快的,但是我们把增长目标调低了,因为我们希望通过压低增长率来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这番表态道出了中国最高领导人对当前经济减速的最明确的看法,也帮助解释了为什么决策层对经济的放缓趋势至今保持沉默和不断的容忍。从两位中央领导的表态看,中国政府已决心刮骨疗毒,希望通过更加市场化的方式,化解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种种难题。
    之所以称刮骨疗“毒”,这种毒主要来自于中国惯有的债务经济模式。在过往的发展过程中,中国各级政府与企业通过不断地负债扩张,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经济绩效,同时也遗留下不少发展问题。当前我们所关注到的各种顽疾,其实都根植于这种模式之中。过度依赖投资,导致了产能过剩;地方政府与城投平台的负债扩张,形成了牛皮癣式的地方债;各种隐性与隐蔽的融资方式,构成了当前中国影子银行的主体;而这些问题,又都在金融危机之后的经济刺激计划中恶化。
    可以说,中国政府正是看到了宏观调控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才下决心不再延续既往的政策基调。今年5月,在国务院一次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实现今年发展的预期目标,靠刺激政策、政府直接投资,空间已不大,还必须依靠市场机制。一个自然的推论是,倘若不去重启刺激,任由市场自发调整,中国经济的进一步下行应当是可以预期到的。中国政府也因此主动下调了增长率,为疗毒创造空间。
    要指出的是,这种“毒”之于中国经济根深蒂固,并不是说治理,就能治好的。发展模式的改变,将涉及到更为基本的体制,在维持现有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很难有大的改观。一个最典型的例子是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中央与地方似乎在如何推进城镇化方面存在很大的分歧——这也是相关会议及规划难产的主要原因。归根结底,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发展惯性一时间还很难改变,仍然停留在“项目+政绩驱动”,围绕土地做文章的层面上。但很明显,这仍不足以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路径,打造经济升级版。
    最终分析结论: 中国经济减速,中国政府却表现出过去十年难见的容忍度。归根结底,中国的经济转型需要由政绩驱动,转向市场驱动。这意味着,中国政府需要在经济主体及资源分配等方面做出深刻改革。以政府为核心,已经难以为继了。更为彻底的市场化,才是最终出路。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