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危机管理 >> 危机研究 >> 中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方法

中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创新方法

2014-05-09 10:57:42 来源:风控网 浏览:237

  二、当前中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我们正处于一个危机多发的世界当中,而我国是一个公共危机频发的国家。一方面,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当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GDP处于1000美元至3000美元发展阶段时,往往是经济易失调、社会易失序、心理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调整重建的关键时期,也是社会危机频发的时期。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本来就是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再加上目前实行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使得很多人盲目追求经济发展,人与自然的矛盾日益突出,导致环境破坏、资源枯竭、生态失衡。

  基于此,我国根据我国自身的特点建立了起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与其他一些国家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相比,既有自身的优势,也存在一些缺点。从中国独特的政治制度出发,我国在应对公共危机是的优势在于其有着集中统一的决策指挥系统,广泛有效的社会动员能力和行之有效的行政系统。客观地说,我国在应对危机管理方面尚未形成一个全面系统地制度性框架,原有的危机对策实践还主要局限于针对战争及国内政治安全领域,在自然灾害尤其是突发性灾害的应对方面尚存在一些问题,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也有待进一步提高。

  预警机制是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确立的先奏曲。公共危机预警是政府指靠先进的信息技术和高效的组织体系,对危机进行动态监测,及时评估各种危机,作出前瞻性分析和判断,制定针对性预防政策,实现政府危机管理的高效性和科学性。公共预警机制的设计是指通过立法和公共政策途径建立危机预警的基本制度,使公共危机预警机制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它包括预警信息搜集子系统、预警信息分析和评估子系统、公共危机预测子系统、公共危机预警指标子系统、公共危机报警子系统和公共危机预控对策子系统。危机预警的制度设计,危机预警的信息管理、公共危机的风险评估、公众对危机预警的反应能力,预警相关的危机意识和安全知识,这些共同构成了公共危机预警系统。在我国,预警机制方面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环节中:第一,在对可能引起危机的各种因素及危机表象进行检测时不够严密、精确。这一方面是由于检测过程中的科技水平低;另一方面是由于危机意识淡薄。第二,在对检测到的危机进行预报时,没能做到对信息的有效地理性鉴别、分类和分析。这主要和媒体的聚焦及政府的导向相关。第三,在对危机进行预控一环上,由于众多机构部门的不一致而出现决策时的繁冗,使得危机预案的出台不够及时,内容也易显偏颇。

  而危机的处理机制更能表征一个国家在危机中的应变能力。对公共危机的处理包括公共危机控制处理和善后处理两部分。在我国,公共危机的处理是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以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和属地管理为原则,由国务院作为全国应急管理责任主体和最高行政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各类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和处置工作。由于我国危机管理机制是分行业、分部门的分散性危机管理机制,在横向上是分散管理,各部门各自处理分管领域的应急事务,管理体系是割裂的,所以,没有一个综合的应急协调指挥中心和危机管理体制。一旦综合性的危机发生,就会出现各种应急管理资源难以有效的协调和调度,各部门相互等待、推诿,而部门的掣肘浪费了很多时间。另外,我国的危机管理仍然是运动式而非自动化的。当危机爆发时,临时成立一个班子,采用政治动员方式搞人海战术,而且强调不惜一切代价在短期内控制危机。由此而使得在危机处理过程中出现严重的沟通不畅,协调不一致及处理速度过慢等问题。在善后处理方面,往往不能进行现场的及时救治,也未很好地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救援机制。

  综合非典、地震、雪灾及手足口病、甲型H1N1等诸多公共危机的爆发,从预防到处理到善后工作,每一环节都凸现了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一大缺憾,即科技化和专业化水平很低。以2003年的SARS为例。SARS疫情的发生,最早或者第一时间实施应急处理的是医疗卫生部门。但是,医疗卫生部门只能处理已经被感染并且已经发病的患者,无法处理大量已经被感染或可能被感染的潜在的患者和受害者。而有效预防和控制疫情真正要解决的是对后者的有效隔离和有效控制,有效阻断疫情向其他地区扩散。在SARS疫情发生初期,在应对过程中,政府包括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医疗卫生部门的专业责任或职业责任的放大,实际上起着躲避自身责任的作用。我们更难以忘记的是2008年5月汶川大地震后那触目惊心的画面:北京军区某兵工团及时反映组队,救援行动从十二日至二十九日,历时十七天。先后转战都江堰、绵竹、汶川、北川四个市(县)四十八个作业点。共成功营救出幸存者四十九人,清理遇难者遗体一千零八十具;发现幸存者十二人(交由其他救援队营救);帮助确认定位三十六人次。我们为每一次进军灾区而感动,为每一个生命的奇迹欢呼,但同时,剥去媒体的聚焦灯,我们看到的除了现场救援人员的劳累,更多的是一种专业性的缺乏。五六个消防员或是武警战士在一堆废墟旁一块块地手工翻动着那些残垣,其效率可想而知,而对于下面的生命时效性又是何其重要。这方面,美俄日等国的专业性和科技化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即搭建现代化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危机管理体系的多元化、立体化、网络化发展。

  另外,危机意识淡薄,公众大多缺乏危机发生时的自救能力和基本常识;政府缺乏系统的战略和政策规划,组织化保障体系和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财政资源配置不合理;系统化、制度化的教育与训练机制不健全,法制缺失等,这些都是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中存在的明显问题。发现问题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为此,我们需深入探究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方可做到标本兼治,把一切可能的危机消灭于萌芽之中。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