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金融风险 >> 商业银行 >> 浅析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其防范

浅析金融风险管理的问题及其防范

2014-03-11 11:26:44 来源:风控网 浏览:275

  六,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以市场风险管理为例

  金融风险管理根据风险的不同来源可以分为市场金融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流动性金融风险管理以及操作金融风险管理。虽然各类金融风险管理的具体内涵不尽相同,但是金融风险管理的过程并无本质上的差异。下面以市场金融风险管理为例,举一个实际的例子来帮助说明金融风险管理的整个过程。

  假设有一家在英国投资建厂的美国上市公司,该公司在英国生产产品(以英镑作为成本记价单位,即costsinBritishpounds,简记为GBP),并且将其产品销售到法国。同时假设该公司管理者以“股东价值最大化”为其管理目标。那么,该公司进行的金融风险管理工作就可以被分为三个主要的步骤,即识别(确认)风险,测度风险以及管理风险。

  (1)确认对公司有显着影响的市场风险因素,然后根据历史记录,对公司股票的收益指标等(如每股收益率)按照市场风险因素(如汇率,利率,股票指数收益率以及商品价格等)进行回归分析。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通过确认市场风险因素,然后进行回归分析的方法,可以对公司的金融风险管理战略以及风险因素敏感度等问题提供有益的信息,但是回归模型本身的一些缺点仍然无法克服,比如说,通过回归分析得出的统计参数是历史记录的结果,可能对未来状况已经不能成立;线性回归也许并不准确,因为可能存在非线性关系;一些关键的风险因素也许没有在回归模型中得到体现;模型中的各种风险因素也许是相关的。以上种种可能缺点的存在说明,仅仅通过第一步对风险因素确认,还无法为我们提供具体可操作的金融风险管理信息,因此需要进一步发掘更加精细的数据。

  (2)在确认对公司有显着影响的市场风险因素以后,就需要对各种风险因素进行测度,即对风险进行定量描述。

  目前经常使用的金融风险测度指标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风险的相对测度指标和绝对测度指标。相对测度指标主要是测量市场因素的变化与金融资产收益变化之间的关系。例如针对债券等利率性金融产品的久期和凸性指标;针对股票的Beta值;针对金融衍生产品的Delta,Theta,Gamma,Vega和Rho指标等。

  (3)金融风险管理。一旦公司确认了自身面临的主要风险,并且通过风险测度方法对这些风险有了定量的把握,那些公司现在就可以运用多种手段和工具来对他们所面临的风险暴露加以定量的管理了。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并不存在一种对所有公司都是最优的金融风险管理方法。不同的公司,甚至是同一公司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所面临的风险类型和规模都不一样,因此需要针对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优化金融风险管理策略。一般来讲,当公司认为其面临的风险暴露超过了公司可以承受的标准以后,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式来金融风险管理,从而使其风险暴露回复到可以承受的水平之下:

  一是,通过调整公司的操作模式,使其风险暴露回复到可以承受的水平之下,这种方法又被称为“操作对冲”。比如说,公司可以通过调整原料供应渠道,在销售地直接设厂生产或者调整外汇的流入和流出大小等方法来达到上述目的。

  二是,通过金融市场来调整公司的风险暴露水平。公司可以利用金融市场上的众多产品和工具来对其风险头寸进行风险对冲(Riskhedging),也就是说,通过在金融市场上持有一个相反的头寸来抵消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目前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的迅猛发展,为公司金融风险管理提供了充足的和多样性的产品选择。

  七,金融风险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在金融实业界的具体金融风险管理运用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同时主流金融学也给予金融风险管理许多重要的理论支持。而在主流金融学中占统治地位的理论基石却是“有效市场假说”,它是20世纪60年代由号称“有效资本市场之父”的Fama所提出的。“有效市场假说”认为:投资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他们追求在一定风险水平下的最大收益;金融资产的价格已经反映了所有公开的信息,价格的变化互不相关,它们是遵循随机游动模型或者布朗运动的随机变量;收益率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今天的收益率与过去的收益率无关,因此收益率服从正态分布。

  然而,不容忽视的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金融市场出现了种种无法为“有效市场假说”所解释的异常现象,举例来说,金融资产的收益率呈现“胖尾分布”特征即存在过高的价格波动以及过高的交易量;收益率具有可预测性;股票市场普遍存在的“规模溢价”现象和“价值溢价”现象;股市存在的“周末效应”,“一月效应”以及价格波动的明显的自相关性特征或“持久性”特征等。这些金融市场的异常现象对以“有效市场假说”为基础的主流金融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同时也对根植于主流金融理论的现代金融风险管理提出了置疑。

  八,小结

  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是“有效市场假说”,而“有效市场假说”认为,金融市场是一个线性的“均衡”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投资者都是完全理性的,他们通过理性预期进行投资决策,并且以线性形式对信息做出及时反应。这一理论假设表明,由于市场信息得到了及时全面的消化和吸收,因此金融资产价格的未来变化与历史信息无关(即对时间的无记忆性),资产收益率应该服从正态分布。

  然而,“新金融学”中的“经济物理学”研究表明,金融市场是一个复杂的非线性系统,它具有“非均衡性”以及对时间的“长期记忆性”。同时,“行为金融”理论也告诉我们,投资者在作决策的时候并非完全理性,他们并不能象传统金融理论假设的那样会对所有可能的结果进行详尽的分析,而是常常不能充分了解到自身所面对的状况。他们往往会有认知的偏差,往往以经验法则或直觉作为决策的依据,反映在投资行为上,则会产生所谓的“反应过度”和“反应不足”等非理性现象。因此,如何改进现有的金融风险管理理论和工具,特别是如何在金融风险测度方法中引入非线性科学以及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从而使金融风险管理更加符合金融市场参与者的心理行为特征以及市场实际运行规律,无疑将是金融风险管理理论未来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研究方向。

第1页 第2页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