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金融风险 >> 商业银行 >>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

2011-09-30 14:12:32 来源:风控网 浏览:1002
内容提要:本文根据金融发展理论和银行信贷管理的实践对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从商业银行应当通过培育信贷文化、健全风险等级评定制度、规范损失预测与定价管理、加强风险监测与监督和完善内控制度建设等五个方面来进行信贷风险管理

  所谓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是指商业银行经营信贷业务的风险总和即商业银行在经营货币和信用业务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利因素引起货币资金不能按时回流不能保值增值的可能性入世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上不断研究探索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与外资银行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经营管理水平尚不能与国际接轨本文就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相关对策进行探讨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信贷文化严重缺失信贷文化是鼓励某种贷款行为的贷款环境因素的总和它包括银行的信贷、价值取向、重要性的确定、管理沟通、信贷从业人员的培训等信贷文化是银行绩效和银行经营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信贷文化严重缺失主要表现在一是重贷轻管的思想大量存在贷后管理薄弱信贷资金发放后银行极少就客户对信贷资金的使用状况及客户的重大经营管理决策等进行必要的检查、监督和参与这种只“放”不“管”的做法必然导致信贷资金的使用失控最终造成不良贷款的增加另外信贷员的责、权、利与贷款质量不挂钩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二是信贷流程停留在表面形式主义泛滥通常商业银行偏重对信贷人员在信贷业务办理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处罚而对于按照信贷流程发放、形成不良贷款的责任追究力度不够这种管理模式直接导致信贷人员办理业务时只重过程不重结果本末倒置三是风险意识淡薄或仅停留在发放前进行相关风险分析和预测难以贯穿贷款的整个过程信贷从业人员往往只注重当期显现出来的风险忽视了客户和贷款潜在的风险

  (二)信贷管理体制转型缓慢方法和手段仍然比较落后长期粗放经营的习惯使得精细化管理难以到位具体表现在

  1.风险定价随意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随着市场利率体系的逐步完善和银行同业间规范竞争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已逐步放宽对贷款利率的限定允许商业银行根据本行的预期收益、筹资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借款者的风险等级等构建自己的贷款定价模型制定恰当的贷款定价策略但商业银行普遍没有跟上这一节奏基本没有科学、合理且操作性很强的贷款定价模型和贷款定价策略即使有也经常出现定价政策朝令夕改、因人而异的情况极易产生道德风险

  2.期限管理不到位在贷后管理中较流行的思维方式就是“能还息就是好贷款”这句话虽有一定道理但不正确因为一方面还息来源很重要还息是来自正常业务收入还是偶尔的投资收益是企业经营利润还是其它借款这都是银行贷后管理应关注的;另一方面能还息不代表能按期还本也不代表第二还款来源落实还息可增加银行当期收益但若不能还本银行仍得不偿失这种论点的危害性在于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因客户能还利息而做出客户经营正常的判断进而放松贷后管理或盲目办理转贷、展期对贷款的期限管理不加研究忽视了客户在贷款到期后挪用信贷资金投入高风险项目经营状况渐趋恶化的可能

  3.担保抵押教条主义为办理担保手续而办理不注重担保抵押的有效性和实际补偿能力抗风险能力差审批阶段常见的思维方式是片面认为有担保的就是好贷款其主要表现形式是发放贷款时关注抵押、担保更甚于对借款人本身偿还能力的关注当然强调贷款的抵押担保等第二还款来源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应大力提倡但是抵押担保在信贷决策中充其量只能是必要条件而不能也不应成为充分条件过于强调抵押担保关系使之成为贷款的充分条件则难免矫枉过正导致不良后果事实上将抵押担保作为银行贷款充分条件的习惯思维正成为当前不良贷款形成的一个重要的、带有一定隐蔽性的原因作为一种健康的信贷文化不论担保企业是否真正具备足够的担保能力和担保意愿即使手续齐全、合法也不能替代对借款人本身运营能力、偿债能力的分析实践中对第二还款来源的追索经常存在变现难、执行难等诸多问题加大了银行经营成本而且追索担保人还往往会恶化银企关系培育不出真正意义上的战略伙伴尤其在信贷买方市场中更不利于商业银行的长远发展

  4.内部控制建设薄弱内部控制是企业所制定的旨在保护其财产、保证其获取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高经营效率促进既定的管理政策得以实施而采取的各种方法和措施因此作为信贷管理方面的内控建设必须围绕信贷资产保值增值、信贷各环节资料的真实可靠、贷款发放的效率等方面进行而实际运转中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部门、岗位制约力度有限国内银行特别是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组织结构与专业银行时期相比基本架构没有实质性的变动仍是传统的垂直管理机构表现为管理责任关系和信息的汇报渠道均为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三级管理一级经营与外资银行比纵向管理链条过长而横向的分工与制衡关系强调得不够近几年我国商业银行各级分支行进行了内部结构调整相继成立了风险管理部门和信贷审查部门负责处置不良贷款、评估贷款风险改变了旧体制下信贷部统揽信贷业务的局面但信贷政策管理、信贷风险审查等职责仍然基本由审贷部门承担部门的细分化程度不够信贷政策的制定、实施、检查仍然集中在一个部门贷款审批实行逐级上报、层层审批制度审批流程呈纵向运动特征二是审计的后续监督专业性不够对信贷业务的专业化程度欠缺难以抓住主要问题商业银行的审计部门一般负责全行整个经营业务的审计监督工作信贷业务与会计、安全防范等其它业务不同后者政策、制度较为稳定受外部影响不大而信贷政策、制度根据国家行业、产业政策及其它外部因素变化自身调整也较快专业性较强常规审计由于部门差别的局限性信息不对称检查中通常只能发现一些规范性操作问题解决一些操作风险对贷款形成不良的真正原因确实很难发现和分析

  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的相关对策

  (一)培育一种新型的信贷文化一个优秀的企业离不开卓越的文化商业银行也是一种企业应当具有自身的企业文化和管理使银行全体员工形成共同的理念和价值判断以银行的使命、目标、伦理道德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从而自觉自愿、心悦诚服地为使银行整体效益最大化、风险最小化而努力工作信贷文化作为商业银行重要的企业文化内容之一必须渗透到每一个信贷从业人员当前一是要全面增强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加强全员风险意识和合规文化态度可以决定一切树立牢固的风险意识从主观上可以指引信贷人员进行规范化操作二是要解决商业银行信贷质量不高的问题必须从提高信贷人员素质这一基础性工作抓起加强信贷人员的业务培训防范操作性风险三是加快制度建设用制度管人根据贷款企业特点设置贷款质量考核指标落实贷后管理业务流程中的具体责、权、利量化风险预警指标实施贷后管理考核激励措施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保全预案制度对于高风险业务进行细化分析设立风险预警指标严格监测并在贷后检查后提出保全预案创新贷后管理手段加强电子化建设借助科技手段强化贷后管理通过对贷后管理的远程监控提高贷后管理的效率和覆盖面建立一支专业化的贷后管理队伍将贷前调查、贷时审查、贷后管理分别由不同的部门和人员实施启动信贷风险问责机制对形成贷款风险的无论是否有违规情节是否存在客观原因一律要追究相关人员失职、失察的责任

(二)健全风险等级评定制度总的来说包括客户的信用等级管理贷款的风险等级管理

  1.客户的信用等级管理首先要建立银行内部掌握的客户资信评价体系然后定期根据数据库中客户的财务报表和其它资料对客户的信用程度进行评价记录运行方式上可由信贷前台部门推荐客户、收集填报资料信贷管理部门独立地进行信用等级评定为保证客户的信用等级管理的科学性应注意以下两点一是加强数据库管理保证数据库中客户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并及时对数据进行更新确保数据能真实、全面反映客户经营情况减少“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负面影响二是尽快完善客户的信用等级评价体系对客户的类型进行细分不同类型的客户适用不同的评价方法保证评价结果的科学性和权威性为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2.贷款的风险等级管理一是加强对分类认定调查、审查和审批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其具备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分类技能;二是明确各类贷款的“硬条款”如对逾期天数、欠息时间等做出硬性规定增强分类的客观性;三是理顺分类工作程序试行专门机构进行分类审查分类审查人员不应当是贷款质量指标的被考核者同时对分类人员要加强监督考核实施分类责任制尽力避免道德因素造成的分类不准确

  (三)规范贷款的损失预测与定价管理预期的贷款损失是办理贷款业务的正常成本可在贷款定价时予以考虑银行资产组合是不同程度的风险资产的组合每种资产都有不同的违约概率西方商业银行普遍认为银行所面临的违约风险主要有预期内风险和预期外风险两种因此银行的贷款损失也由这两部分构成预期内风险是根据资料统计的某一特定风险等级的资产在既定期限内的平均违约概率;预期外风险是在预期内风险之外的违约概率对于预期内损失银行根据风险成本计算法对不同风险等级规定不同的风险调节率从而通过在贷款定价时收取风险费用予以补偿;对于预期外损失由于其波动性和难以预料性银行是通过自有资本金予以补偿的银行信贷对象的风险等级越高导致预期外损失发生的可能性也越大为了减少预期外损失国外已有许多学者并提出了违约和企业破产失败预测的定量模型我国可以借鉴其合理的成分用来分析通过科学的风险等级评定制度和对预期内、预期外损失的估计相联系对贷款的损失准备进行预测确定合理的贷款定价具体是评估银行与客户业务往来中的所有成本和收益结合银行既定的利润目标给客户的贷款进行定价对于预期外的损失还可以通过担保抵押进行补偿即对难以预测的风险通过担保抵押等第二还款来源补偿对补偿后还有损失可能性再通过合理的贷款定价调节在对担保抵押进行分析时应彻底改变教条主义以实际变现价值考虑风险补偿

  (四)加强信贷风险的监测与监督一是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前移风险防范关口各商业银行要从加强自身建设做起建立一套严密的、先进适用的信贷风险预警体系努力改变传统管理模式下风险判断表面化和风险反应滞后的状况加强风险搜索的系统性和准确性并对风险的波动趋势做前瞻性的判断争取风险管理工作的主动性二是严格期限管理规范客户授信制度科学分析客户的资金需求总量合理制订还款期限对于合理制订的贷款期限一定要督促客户到期归还避免信贷资金被挤占挪用形成风险三是加强贷后管理贷后管理是指银行在发放贷款后定期检查借款人财务报表定期对其进行信用审查及时跟踪借款人的经营管理并根据信用评分模型对借款人进行信用评级随时掌握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状况同时及时调整银行的风险损失准备等一系列信贷活动的总称四是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紧密结合在确保现场检查认真严格的同时加强信贷系统电子化建设通过采取实时有效的在线监测手段完善非现场检查制度先进的非现场检查制度将象一把隐形的利剑一样悬在各类违规行为的头上从一定程度上可以遏制部分违规动机对于非现场检查不能确认的线索可通过现场检查进一步核实现场与非现场检查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可以扩大检查范围节约大量人力物力

  (五)完善内控制度建设规避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

  1.组织结构上确保岗位制约可参照外资银行在信贷组织上通常采用条块结合的矩阵型结构管理体系信贷业务的组织除了有纵向的总行——分行的专业线管理之外进一步强调横向的部门之间的分工与制约较好地实现风险控制与资源配置效率的最佳结合外资银行通常会设置专业化程度较高的多个部门共同负责信贷业务的组织管理如信贷政策制订部门、资产组合风险分析部门、业务管理部门、风险审查部门、不良贷款处理部门以及系统一体化管理部门等等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在业务上相互沟通、协作又相互监督贷款审批是信贷风险的关键控制点在这一环节外资银行多采取由隶属于不同部门的授权人员共同审批的办法双人或多人审批制度审批流程呈横向运动特征提高审批决策的科学性真正实行审批责任追究制大力推行专职审批人审批和专家审批科学遴选高素质的综合人才参与贷款决策同时进一步完善集体审批制试行少数人会签制、小额贷款专人审批制等使审批责任落到人同时加强对审批人的考核管理综合评价审批人的决策质量制定对审批人的奖惩细则对因审批不当造成不良贷款的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同时要坚决执行专职审批人任期制等定期轮换

  2.改变信贷审计监督的实施主体增加风险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加强风险管理部门的职能建设风险管理部门不能只停留在对已产生的风险进行监测而应参与信贷业务的全过程从发放前的预防控制到最后的风险认定和处罚一是将原信贷部门制定政策与制度的职能转由风险管理部门履行统一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全行的信贷政策与制度信贷前、后台按照要求进行业务操作将“立法”权与“司法”权严格分开避免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局面二是由风险管理部门负责对信贷前后台经营管理情况进行专业审计监督对产生的信贷风险进行责任认定与追究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