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危机管理 >> 危机研究 >>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论我国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2014-03-13 12:05:18 来源:风控网 浏览:254

  (四) 健全危机管理体制与机制

  1.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公共危机管理体制。中国社会已进入一个各种生态和社会危机频发的阶段,建立常设的危机处理机构并赋予其足够的权力是必要的。危机管理专家薛澜教授便建议中国政府成立一个类似于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那样的危机处理协调机构。

  2.建立信息系统。建立信息支持系统,保证政府能够及时、全面和准确地收集各种可能会导致危机事件的信息。必须解决信息系统的硬件设施、制度建设和体制建设问题。解决好信息的条块分割、政府系统与非政府系统的信息共享等问题。

  3.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机制。公共危机管理中的沟通主要包括:政府与公众、政府与新闻媒介、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等。公共关系学理论强调,信息沟通是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英国危机管理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著名的危机沟通”三T”原则:第一,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ke);第二,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11);第三,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fast)。要实行”三T”原则,既要解决观念问题,还要解决制度问题。

  4.建立决策支持知识系统。决策支持知识系统,包括数据库的建设、模型库的建设、方法库的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危机、不同级别的危机,包括危机的不同阶段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方式去处理,这都是知识库和方法库的内容。知识的匮乏和经验的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危机处理,知识库就是要解决这个问题的。

  5.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体系。把危机管理经费纳入国家预算体系,建立国家反危机基金,建立资金的社会动员机制也是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财政保障体系所必需的。从目前我国现有的政府财政支付能力和财政体制看集中应对少数突发事件的力量是具备的。但从全方位防范、常规性防范、现代化防范的广度和深度的要求看,资金的来源和保证还显不足。解决资金问题除了政府承担主体责任,扩大财政在公共事务方面的投入外,还应建立社会动员机制,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广泛筹集社会资金。鼓励商业保险机构开发多种国民安全保障险种,引导公民进行长期自我保障投资,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水平。

  6.建设社会动员机制。社会自我调节力量主要是指非营利组织和基层组织。如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SARS危机处理中,我国主要靠的是政治动员机制,靠的是政府行政手段,社会力量的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发挥。要着力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使危机管理中不仅有一个忙碌的政府,也有一个忙碌的社会,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自我调节的力量,化解危机。

  7.健全法律机制。在紧急状态下,政府的权力与措施可以突破平常法制框架超越平时法治要求,甚至暂停某些法律的执行。但是非常时期和特别状态不能成为背离法治的理由。SARS事件后,如何把危机管理全面纳入国家政治、法律和国民经济生活之中成为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国现在缺乏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法规。一是在宪法中没有关于对紧急状态的规定,政府的紧急管理权没有宪法授权;二是没有统一的紧急状态管理法。这就难以保证在紧急状态下,政府滥用权力,无节制地限制和剥夺公民的宪法权力。

  8.建立公共危机管理的教育和训练机制。教育与训练是公共危机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危机教育都是”从娃娃抓起”。缺少危机教育,就会缺少危机意识,进而在危机面前缺乏”抗击打能力”。危机管理教育、训练系统包括:对公务员进行反危机模拟训练,把危机管理的教育和培训纳入公务员和公共管理者的教育与培训之中;把应对突发事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教育作为公民素质教育的一部分;利用各种形式对社会公众进行有关知识和技能的宣传与教育。

  9.建立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公共危机管理的主体是政府和公务人员,必须建立起干部问责与纠错机制,对公务人员的公共危机管理的权利和义务进行界定,对权力进行监督,防止权力的滥用和渎职,保证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转。

  参考文献:

  [1]诺曼.R.奥古斯丁.危机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2]薛澜.危机管理——转型期中国面临的挑战[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3]徐伟新.国家与政府的危机管理[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3.

  [4]吴兴军.公共危机的基本特征与机制构建[J].华东经济管理,2004,(03).

  [5]王晓成.论公共危机的全球化趋势[J].社会科学,2004,(06).

  [6]李民昌.建立突发公共危机应急机制的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2003,(04).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