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部控制 >> 资产与信用 >> 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

成本费用内部会计控制

2011-02-01 14:23:50 来源:风控网 浏览:879

    2.产品成本核算控制
    产品成本的核算制度,通常是指一定期间的生产费用,按各种产品进行归集,并在产成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以求得各种产成品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制度。一般包括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成本核算项目的设置,、成本计算方法的确定、生产费用的分配以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划分等。
    (1)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对象是指为了归集和分配生产费用进行成本计算而确定的生产费用的承担者。确定成本计算对象时,应考虑生产类型的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生产类型的特点包括工艺过程和组织方式。 
    (2)设置成本核算项目。成本核算项目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单位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做一个调整,增减一些项目。
    (3)确定成本计算方法。成本计算方法要根据成本计算对象、成本计算期间和生产费用在完工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的特点加以选择。常用的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有品种法、分批法和分步法。主要适用范围见表8—1。
    必须指出的是,一个单位采取的成本计算方法不是唯一的,因为单位在从事生产产品过程中,由于生产特点不同,管理要求不同,采取的成本计算方法也不完全相同。例如,纺织厂的主要产品的生产往往是采用连续式多步骤生产方式,因此生产车间的成本计算方法一般采用逐步结转法。但是锅炉车间主要是向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提供蒸汽,所以来用品种法计算成本。此外,单位也可以根据自身特点,以一种成本计算方法为主,结合其他几种成本计算方法的某些特点而综合应用的情况。
    (4)确定生产费用的分配标准。生产费用归集后要进行分配,合理的分配生产费用是正确计算产成品成本的必要条件。生产费用分配的基本方法是比率法,即分配对象统一分配标准,计算出分配率;然后以某种产品的分配标准数乘以分配率,即可求得该种产品应分配的费用数额。
    为保证生产成本业务会计核算资料准确可靠,保证在产品安全完整,保证生产成本业务合规、合法,保证生产成本计算准确,保证生产成本计算和成本报表的编制及时,单位应根据生产成本业务的特点以及经营管理对生产成本业务的要求,在生产成本核算业务处理过程中应设置以下——些控制点,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为保证生产成本业务合规、合法,保证生产成本业务核算真实完整,单位会计部门核算人员根据审核后的领退料凭证、工资结算单以及其他有关费用的原始凭证,按照费用的用途归类,划分应计人生产成本的费用,以及不应计人生产成本而归由其他项目负担的费用,并按照成本项目编制各项费用汇总表和分配表。
    (2)为保证生产成本真实正确,保证在产品安全,单位会计部门会同生产部门定期清查盘点在产品,核实在产品数量,确定在产品完工程度,及时处理盘亏盘盈及报废的在产品,编制在产品盘存表。
    (3)为保证生产成本计算正确、及时,单位会计部门成本核算人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各项生产费用汇总表和分配表,以及在产品盘存表,把已经发生应归人生产成本的生产费用在各个期间、各种产品以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编制生产成本计算单。
    (4)为保证生产成本业务核算准确,单位会计部门主管人员在生产成本计算出来之后,检查成本核算方法是否适当、分配方式和分配比率是否合理、核算程序是否合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对比已经计算出来的生产成本与计划成本或上期实际成本,检查是否存在差异。复核无误后,在生产成本计算单上签章以示复核。
    (5)为保证生产成本业务核算结转正确,单位会计部门主管会计根据复核的生产成本计算单,编制生产成本汇总表,填制有关记账凭证,及时结转生产成本,并根据生产成本计算单及有关科目余额编制成本报表。
    (6)为保证账账相符,保证生产成本业务账务处理正确及会计资料准确,应在稽核人员监督下,生产成本明细账主管会计与生产成本总账会计定期核对生产成本明细账与产品成本总账的发生额与余额,并相互取得对方签证以示对账。
    (7)为保证成本报表资料准确有效,单位会计主管核对成本报表资料,做到账表及表表相符,核对无误后签章,并送单位负责人审核和签章。
    3.期间费用控制
期间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营业费用和财务费用等开支。单位的管理体制不同,可以来取的期间费用控制方法也可以不同,控制方法主要有预算控制法、定额控制法、审批控制法和归口分级管理法。
    (1)期间费用的预算控制是依据单位成本费用的计划要求而编制的期间费用支出的预算,并据以控制日常期间费用开支。期间费用预算主要根据期间费用项目的特点和各项期间费用过去年度的资料,并考虑了计划期可能发生的变化而分项目编制。
    预算控制的关键是各部门、各单位必须严格按照预算执行,不得突破预算标准。单位年终应根据预算进行考核,并予以相应奖惩。
    (2)定额控制法是为了控制费用开支,事先依照一定条件或经济环境,为生产某种产品或零部件或为完成某项业务而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数量标准,确定一个额度,作为费用开支的标准。
定额控制的关键是凡在定额以内可予以报销,节约的还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超过定额的部分就不能予以报销。定额标准一旦确定,就要严格执行,不能随意更改。但定额标准应随着技术条件和经济环境的变化定期进行修改,使之适应新的环境和条件。
    (3)单位应当建立严格的费用审批制度,各项费用的发生,必须按照有计划、有审批的原则进行控制管理。费用审批制度应当明确审批的人员及其权限。通过分层审批,可以有效监督期间费用预算的执行,减少期间费用超额度、超标准、乱开口子和造假贪污等不正常现象的发生。审批控制操作时,一般由费用发生部门业务人员提出申请,经有关领导审批后在额度内开支;费用开支后,由有关人员将有关单据填写报销单,按费用审批控制制度规定经有关领导审批后方可予以报销。
    (4)归口分级主要内容包括:
   ①归口管理。即按照管理权限和管理责任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安排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在期间费用上的权责,调动各部门、各单位管理好相关费用的积极性。一般来讲,管理费用主要由行政管理部门管理,营业费用主要由销售部门管理,进货费用由进货部门管理。
    ②分级管理。各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各项费用的具体情况,将费用控制责任层层分解,层层落实,让归口管理部门的所属单位和个人都对相关费用控制和管理负有责任,从而加强对期间费用的控制。
    ③财务部门对期间费用实行统一管理。财务部门作为综合管理部门,应对期间费用进行统一管理,所有期间费用开支都由财务部门统一办理借款报销手续。财务部门按照单位有关费用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格执行单位制定的费用预算、费用定额和费用审批制度,对每一笔期间费用支出认真进行审核,凡是符合规定的予以报销,违反规定的不予报销。
    以上这几种方法在实际运用中不是孤立的,常常结合起来应用。


三、事后成本控制
    1.成本费用分析
    单位会计部门按照成本费用归口、分级管理的原则,运用专门的方法,进行成本费用分析,通过分析,及时掌握成本费用升降的原因。
    单位经过成本分析,找出差异原因,据此采取纠正措施,或修订成本费用标准,以推动今后的成本费用内部控制工作可以更好地进行。
单位对各项成本费用及其升降情况的分析应包括以下内容:成本、费用计划完成情况的分析;成本、费用降低任务完成情况的分析;单位成本的分析;营运支出项目的分析。在成本分析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成本分析应当结合成本标准和成本控制目标,联系实际情况,分析其深层次的原因,是内因还是外因?是人为可控的还是不可控的?
    (2)通过分析,要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措施。
    2.考核评价
为了使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发挥积极作用,维持系统长期有效运行,单位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本费用考核评价制度。即单位应当定期比较成本费用实际执行情况与成本费用标准,从而对目标成本的实现情况和成本计划指标的完成结果进行全面的审核和评价。然后把考核评价结果同利益奖惩相结合,利用利益机制来激发成本中心完成目标的积极性。在考核评价过程中应注意奖惩必须分明。不得奖惩不分,或有奖无惩。

第1页 第2页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