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内部控制 >> 资产与信用 >> 资产也是风险

资产也是风险

2014-03-20 18:51:34 来源:风控网 浏览:212

  资产:收益乎?风险乎?

  一般认为,资产就是财富,这种看法显然是从个人敛财的角度出发的。站在企业的角度,所有的资产都存在变现的风险,一旦资产不能变现就成为了损失,这显然不是财富的概念。即使站在个人的角度,作为财富的资产也是存在风险的。这种风险表现在:个人拥有了资产也可能面临贬值的风险或无法变现的风险;如果直接使用,或许这些资产难以达到个人所期望的目标而导致不能实现个人目标的风险。在会计上,对资产的定义更是突出了资产收益性的一面,认为资产是企业所拥有或控制的能为未来带来经济利益流入的一种经济资源。但是在财务上,对资产更为关注的是其变现能力,是资产占用而导致的相关风险。事实上,在现实生活中一般人都认为资产即等同于财富和收益,曾经有一位民营企业家在谈到自己拥有的资产数量时,认为自己很有钱,资产达到了5个亿。从数字上看,他确实有钱。但进一步问其资产的质量时,结果并非如此。

  首先,他的资产是搁在自己腰包里的资产还是投入企业的资产。一般来说,投入企业的资产比之于揣在自己腰包里的资产要多一个投资的风险。这些资产是由投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它变成了一种专用资产。所谓专用,意味着这些资产本身的变现只能在特定的市场上实现,也意味着这些资产必须用来进行特定的生产经营才有用,其标志是能够通过这些特定的生产经营带来收益,带不来收益或者亏损的资产,实际上是无效或无用资产。

  其次,他的资产是货币性资产还是非货币性资产。货币性资产的流动性最强,其变现风险为零,而其他非货币性资产都会或大或小地存在变现风险。尽管有的企业资产规模庞大,甚至收益水平也很高,但仅仅由于现金的短缺就有可能导致破产。历史上,许多有名的公司一夜之间宣告破产,最终的原因都会归结到这一点上。

  第三,他的货币资金是硬通货还是软通货。硬通货通常币值稳定,而软通货的币值通常不稳定,所以即使持有的资产是货币资金也会遭遇贬值的风险。改革开放以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20多年前一元钱的购买力与现在的购买力相差之大是人人皆知的。如果是外币还会存在外汇汇率的风险。

  第四,他的资产是专用资产还是通用资产。专用资产的专用性程度高,其变现的风险要大大超过通用资产。

  第五,他的资产是无形资产还是实物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是以实物资产所形成的生产经营能力为基础的,如果企业的收益水平不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企业的无形资产就很难存在,如果企业的收益水平一旦下降,已有的无形资产必将丧失殆尽。曾经有一家企业在收益水平高时,评估的无形资产价值为8个亿,后来企业效益不断下滑,无形资产随之变成了负数,这就是无形资产的风险值。

  第六,他的资产是完全由自身控制还是被别人控制如应收账款,尽管资产的所有权是归自身的,但最终能否收回却取决于债务人,这显然又增加了资产变现的风险。对外投资也是如此。

  第七,他的资产是长期资产还是短期资产。长期资产要在较长的时间里使用、变现或产生收入,从市场规律来说时间越长供求越不确定,资产的变现能力也越不稳定。

  第八,他的资产是金融资产还是实体资产。金融资产一般由各种有价证券组成,有价证券被马克思称为虚拟资本,其价格常常受金融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而极不稳定,风险巨大。英国的巴林银行倒闭一案即是祸起金融资产。凡此种种,不难让人看到资产确实与风险为伴。事实上,资产负债表在进行各项资产负债的排列时,并非按照资产的收益能力排列,而是按照资产的流动性或者变现能力排列。这就要求我们对资产本质的认识更应该关注其风险的一面。从理财的角度看,只有充分考虑到资产本身及其使用的风险,才能真正使资产变现或者转化成收益。从某种意义上讲,财务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风险控制,其目标是要实现风险与收益的对称。近些年来,在经济领域中各种有关风险控制的研究、实践备受关注,这也进一步表明了关注风险的重要性。

  资产:风险源头在哪?

  资产是一把双刃剑,经营好了确实能带来收入,但经营不善也可以让企业陷入破产状态。只看到资产风险的一面,企业会尽可能进行无风险经营或者低风险经营,结果就只能取得较低的报酬;只看到资产收益的一面,企业就会尽可能进行高风险经营,结果有可能取得高收益也有可能毁于一旦。两者的协同是在进行高收益经营时必须清楚地意识到资产的高风险并进行有效的控制,这里最为重要的是要认知资产的风险来源。

  资产风险之一,供求风险。当企业将投资人的出资转化为资产时,它就不再是满足投资人自身需要的资产,而是必须通过企业经营满足市场需求者的需要,这就必然产生需求风险。市场需求具有个性化和不断变化的特征,任何企业都不能完全保证其产品能满足需求者的需要,一旦市场不再需要,不仅企业的产品不能出售,企业的其他资产也会变成无效资产,其内在价值必然贬值。同时,企业从事经营必然会面临同业竞争,这种竞争有可能把企业挤出市场需求之外,导致其资产不能变现,这就产生了供应风险。供求风险更多的与时间序列有关:需求者的需求伴随时间序列的演进而不断变化,如果企业跟不上这种变化,其产品就会变得一钱不值。很多实例已经说明,资产作为财富和风险仅仅只是一墙之隔,祸从供求关系的变化而出。

  资产风险之二,专用风险。作为投资人手中财富的资产大多是货币资产,一旦投资人将其投入到企业,且企业将投资人的货币转化为生产经营运作的资产时,货币的无差别化就转化为特定实物资产或者无形资产的专用化。这一转化使作为投资人财富的资产包含了两个风险:一是这个资产不再能够满足投资人个人的消费和使用需要,它对投资人来说是无用的。把一个对投资人有用的资产转化为对投资人个人无用的资产,这无疑是一种极大的风险。原因在于投资人进行投资的目的仍然是希望这些资产能够为其所用。这里实质上存在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个人用——为他人用——个人用,这期间存在一个惊险的跳跃,如果不能完成这一过程,资产就会变得毫无用处。二是资产的专用性决定了资产只能用于特定的用途,这包含了两层风险:其一是这些资产在使用后所生产的产品只能满足特定需求者的需要,这就容易产生市场风险;其二是这些资产本身作为一种专用资产,一旦不能用来生产特定产品满足需求者的需要,它就变得价值低下或者毫无价值。资产的价值可以分为功能性价值和本体价值,功能性价值是指资产的用途所产生的价值,而本体价值是指资产本身在市场上出售的价值。资产的专用性越强,功能性价值实现的市场面越窄,风险越大,资产改作它用的可能性越小,一旦在市场上出售,本体价值变现的风险也越大。

  资产风险之三,实物风险。企业资产除了无形资产以外,大多属于实物资产。实物风险是指实物资产由其自然属性而产生的风险,正如马克思在谈到固定资产的磨损时,就把这种损耗区分为自然磨损和经济磨损,这里自然磨损显然是指固定资产作为实物存在而发生的各种损耗。一般而言,实物风险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由于使用而产生的磨损风险,二是由于自然界的作用而产生的损耗风险。

  资产风险之四,技术风险。当投资人的投资转化为企业资产后,无论这种资产是有形资产还是无形资产,都会与某种特定的技术密切相关,而技术物化在某种资产之中后,就难以发生变化。但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物化在资产中的特有技术必将成为落后或被淘汰的技术,依靠这种技术所生产的产品就很难再满足市场需求,从而导致相应资产本身的价值下降和使用后的效率下降。

  资产风险之五,金融风险。当企业进行金融资产运作时,金融市场汇率、利率的变动会导致金融资产价格的大幅波动,从而导致企业资产的价值波动。加之金融市场采取了以小搏大的运作模式,更会使这种风险无限放大。

  资产风险之六,费用风险。任何资产的存在都会给企业带来费用的发生,费用之一是资金成本,资产的取得必须通过资金的投入方可达成,而资金的取得必须要支付成本,这一成本无疑成了资产占用的成本;费用之二是资产储存成本,资产储存过程中必然发生大量保管费用,它与资金成本一样随着资产储存期的延长而增加;费用之三是资产位移成本,企业资产的最终目的都是用来交易的,无论资产的购进还是出售都会发生资产的位移成本,如果投资人仅仅只是持有货币资产时显然不会发生这种成本;费用之四是交易成本,当投资人将资本投入到企业转化为资产时,这种转换从资产的购进来说必须要发生交易费用,而资产的出售也必然发生交易费用,即便是在企业陷入破产而资产无法出售时,也是如此——其清理变卖后的资产也要进行交易方可出售。

  资产风险之七,道德风险。实物资产的实体存在性以及在交易过程中进行交易的必要性,会导致有关人员直接占有资产,或者通过资产的交易将部分价值据为己有。为了控制这些行为的发生,企业必须进行有效控制,继而相应发生控制费用,所以道德风险隐含了两种风险:一是因发生控制而形成的费用风险,二是由于控制不力而导致资产或其价值损失的风险。

  资产:怎样控制风险?

  整体上讲,资产的风险表现为流动性风险,通常用来测度这种流动性的标准就是变现能力,变现能力包含了资产变现的速度和变现的价值额度。所以资产风险的控制就是如何缩短资产变现的时间和扩大其变现的价值。按照这一原则,资产的风险控制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其一,尽可能减少资产占用。既然资产就是风险,企业占用资产越多就意味着风险越大,这至少表现为未来变现的风险越大,与其相关的费用越多,发生自然损耗的可能性越大,人为损失的可能性越大。任何企业,在进行预算管理时不能仅仅只把费用成本的控制作为预算管理的主要目标更要把资产占用作为预算的重要目标之一。企业各个岗位占用的资产越少,资产管理的风险也就越低。

  其二,加快资产周转。如果企业为了减少资产风险而一味降低资产占用最后的结局只能是资产为零,企业不再从事经营,这当然不是投资者的目的,积极的态度是在尽可能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资产占用的条件下加速资产的周转。就资产的流动性而言,我们常常面临的问题是待价而沽,还是迅速出售甚至削价出售。在欧美比较发达的市场上,我们总是能看到商家每天都在削价销售,为什么会采取这种薄利多销甚至亏损也销的经营方式,这显然与他们对资产就是风险的理解密切相关。如果待价而沽或不削价出售,不仅意味着资产在未来的出售中面临风险,而且资产在整个储存期间必然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费用。更重要的是,资产不出售变现,企业就没有足够的货币资金去寻找新的获利机会。可见,对资产待价而沽或不及时削价出售还会带来极大的机会成本。无论个人还是企业,对于已投资而形成的资产到底更看重其保值还是更看重其变现的速度,确实是一种两难的选择,但从企业的普遍实践看,越来越把变现的速度看得更为重要。加速资金周转无论对国家还是企业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要做到这一点,除了资产应该尽可能适销对路以外,还必须使资产的空间位移货畅其流。有效的流程设计和交易制度是其重要前提。同时,还必须使资产的占用降低到必要的程度,所以对于资产的占用主体实行资产占用的定额制和资产占用有偿制也是十分重要的。

  其三,必须确保资产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所谓先进性,通俗的讲就是在技术上必须领先别人一步。为此企业必须形成自身的产品链或者产品的功能链,正如电视机生产一样,电视生产厂家必须能够清晰地描述出模拟电视由黑白到彩色、到遥控、到直角平面、而后至高清晰度的功能演变过程,以及由模拟电视到数字电视的升级过程,并在每一个环节都采取领先于别人一步的战略。只有这样,才不仅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也才能和竞争对手进行有效的较量。与产品链和功能链相联系,必须能够确定企业的价值链。在价值链关系上,应该采取目标毛利的方式确定价值链的有效性。目标毛利对价值链的有效性有两种基本的约束:老产品或老功能的产品,其实际毛利达不到目标毛利时,必须被淘汰;新产品和新功能的产品,只有其毛利超过目标毛利时其生产才有必要。为了实现资产在技术上的先进性,企业必须提取研究与开发费用,为这种技术先进性提供资金保障。

  其四,必须对企业的存量资产进行质量保全。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资产周转的能力;二是企业期末资产的变现能力。所谓存量资产的质量保全就是指期末资产的变现能力与期初资产的变现能力相同,而期初资产的变现能力终极地说就是投入资本的变现能力,理论上说这种资本的变现能力是处于现金的状态。但是,一旦资本投入企业转化为资产后,这些资产不再表现为现金状态,这就使其变现能力难以达到百分之百的状态。换句话说,资产的价值中包含着不能实现的部分,这就是潜亏。为了实现期末存量资产的质量保全,必须将资产中的各种减值因素从资产价值中剔除,并能得到有效的补偿,采取的办法是建立资产减值准备金制度,使资产未来变现的风险能够提前得到准备金的补偿。

  其五,必须对企业资产的存期进行限制。资产的储存期越长,资产的周转速度越慢,其流动性越差。为了有效提高资产的流动性,必须对资产的储存期制定最长时限,我们通常称之为保本保利期。确定保本保利期,必须针对单个资产分别制定,而且必须考虑资产提前变现以后可能带来的机会收益,只要机会收益大于提前变现所带来的价值损失,这种变现就属合理。在企业对各资产制定了保本保利期以后,必须对整个企业各类资产的储存期进行动态控制,防止超期储存。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