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产业经济 >> 有色金属 >> 中国铜管巨头赴美设厂:“扶贫”还是“圆梦”?

中国铜管巨头赴美设厂:“扶贫”还是“圆梦”?

2014-06-24 01:16:14 来源:风控网 浏览:108

近日,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铜管制造商,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下称金龙集团)在美国“贫困县”阿拉巴马州威尔考克斯县的6万吨精密铜管项目甫一投产,便引来网民对金龙集团“赴美扶贫”的一片质疑。

记者调查发现,从濒临破产的村办集体企业到世界铜管业巨头,金龙集团赴美设厂的背后却是中国制造“走出去”遭遇的种种困难。而依靠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对国际规则的熟练运用,金龙集团不仅打破国际巨头的围追堵截,还实现了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其经验令人深思。

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成就行业巨头

5月28日,金龙集团斥资1亿美元打造的6万吨精密铜管项目在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贫困县”威尔考克斯县竣工投产,当天,两车满载空调铜管的卡车奔赴毗邻的休斯敦等美国主要空调制造商所在地。

作为我国首个铜加工企业在美国投资的项目,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在美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对金龙成功赴美设厂至关重要。据金龙集团李长杰介绍,截至金龙赴美前,金龙空调铜管已占据国内50%、国际3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单条精密铜管生产线的效率接近同业企业的一倍,技术创新引领的产品革新成为金龙在市场的杀手锏。

技术和产品的重要性从金龙集团的发展壮大中可见一斑。1990年的金龙集团还是一家以铜杆铜线产品为主的村办集体企业。正是从1991年金龙从芬兰引进铸轧法铜管生产线开始,金龙开始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1994年,引进国外生产线长达两年的金龙,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和对技术引进缺乏判断,当年年底,全厂亏损4400万元、负债率高达116%,“车间废铜管堆积如山、拉拔油横流”。

为了“自救”,1995年,金龙成立铜管研究所,决定走技术创新之路,同年便在轧机生产、拉拔、盘拉等多个技术环节取得创新,创历史地实现了单条生产线6000吨的年设计生产能力。

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金龙集团合作成立了当时唯一一个设在企业的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此后,金龙加快创新步伐,自主开发出超细径、瘦高齿等系列高效传热内螺纹管,成为空调产业的一项重要技术革命,使空调体积减小了四分之一,能效提高15%,节约铜管用量20%左右。

同时,金龙在设备创新方面取得了大直径铜管坯水平连铸及其电磁改性技术、大直径铸坯大变形量三辊轧制方法、铜合金管材水平连铸连轧生产技术的开发等一系列新技术。

技术上的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品,成就了金龙集团。目前,金龙集团以年精密铜管产量40余万吨,牢牢占据世界空调铜管业龙头的位置,比美日德等多国铜管业巨头的产量总和还多。金龙单条生产线高达3万吨的年生产能力,超同业水平近一倍。

2010年,美日德等国铜管企业对中国铜管提起反倾销诉讼,而正是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的不可替代,金龙集团的美国用户做了件国际贸易中罕见的事:一边是美国商务部门派人收集金龙铜管倾销的事实证据;另一边却是美国空调制造业的巨头跑到中国河南的新乡要求金龙继续供货,并主动提出全额承担反倾销税保证金和因反倾销而产生的费用。

利用规则破除壁垒打通国际市场

然而,仅凭技术创新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还不足以立足国际市场。2004年,已经占据国内市场一半份额、拥有亚洲六成以上市场份额的金龙集团成为了国际巨头围追堵截的对象。当年9月,由世界铜管制造技术“鼻祖”芬兰奥托昆普公司在美国提起的金龙专利侵权案,令金龙危机重重。

早在1991年,金龙集团从芬兰奥托昆普公司引进了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铜管生产线,然而引进后才发现这条生产线在国外并未“走出实验室”。尽管金龙最终凭借自身的创新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由于对专利权保护认识不足,也为自己埋下了隐患。2014年9月,奥托昆普公司在美国提起诉讼,以金龙的3条生产线侵权为由,要求美国方面扣押金龙首批出口美国的产品;同时,金龙在美的代理商也宣称,如果金龙不能按时交货,也将提起对金龙违约的巨额赔偿。

当时金龙聘请的美国律师团认为,金龙可以赢得这场侵权纠纷的国际官司,但需要两到三年的诉讼期。这意味着金龙有可能赢了官司却输掉市场,甚至企业破产。最后,权衡再三,金龙以“支付对方720万美元赔偿”换取“奥托昆普公司退出北美市场”的决定和解。

2009年,扫清专利纠纷的金龙开始加快国际化布局。当年10月,专门供应北美市场的金龙墨西哥项目投产。这再次招致了国际铜管巨头对金龙的“围堵”。2010年,美日德等国铜管巨头达成“默契”,对包括金龙在内的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管提起反倾销诉讼,而金龙设在墨西哥的工厂也未能幸免。

交过“学费”、开始熟悉国际规则的金龙此次选择主动出击,聘请国际专业团队,动用国外代理商资源展开游说,积极抗诉。2013年,美国商务部做出了金龙铜管“倾销幅度0.00%”的裁定。

然而,萦绕在金龙头上的反倾销阴影远未消散。金龙集团董事长李长杰说,金龙赴美设厂的决策从长远看,也正是基于反倾销的国际背景。

抓住机遇步步推进实现“走出去”

对于金龙集团“赴美扶贫”的质疑,金龙集团董事长李长杰认为,这只是网民的误读。按照金龙集团的测算和设想,抓住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政策机遇,赴美设厂不仅能规避国际反倾销的市场壁垒,还能得到国外一揽子的优惠政策,加上更加靠近市场,金龙铜管产品在当地将更具竞争力。

金龙集团的资料显示,该项目占地约670亩,项目总投资9800万美元,其中基建支出5000万美元,设备投资共4800万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年设计精密铜管生产能力6万吨,约占美国空调铜管市场的1/3。

事实上,2012年,中国铜管巨头赴美设厂的消息传出,曾引发美国阿拉巴马州、德克萨斯州、阿肯色州等美国南部三州的“哄抢”。而阿拉巴马州提供的优惠政策成为金龙落户当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悉,为了争抢中国铜管巨头,阿拉巴马州向金龙集团提供了包括税收优惠和项目资本支出享受补偿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甚至所在地为此修改了市县两级的“减税法案”。其中,670亩土地仅象征性收取了10美元的地价,州所得税及非教育部分的财产税、登记税均获得减免;此外,州政府还承诺分8期对项目建设给予约2000万美元的现金补偿。

另据李长杰介绍,阿拉巴马州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相对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的州甚至堪称“贫困”,但因该州具有毗邻美国制冷企业集中的休斯敦地区,距离用户近,接受信息快,靠近港口便于智力、秘鲁等地的铜原料进口等优势,使得金龙更倾向于阿拉巴马州。

此外,企业“走出去”的成败关键还取决于能否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据金龙集团测算,单从经济利益看,赴美设厂将大大降低企业在水电费用等方面的成本,基本可以抵消工人工资增加的支出,而以每年金龙出口美国6万吨铜管、每吨铜管海运和报关费用200美元计算,每年可节省费用1200万美元;同时,国内空调铜管均价远低于美国市场,赴美设厂的经济收益远高国内。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中国铜管巨头赴美设厂:“扶贫”还是“圆梦”?
,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 产业经济 >> 有色金属 >> 中国铜管巨头赴美设厂:“扶贫”还是“圆梦”?

中国铜管巨头赴美设厂:“扶贫”还是“圆梦”?

2014-06-24 01:16:14 来源:风控网 浏览:118

近日,作为全球最大的空调铜管制造商,河南金龙精密铜管集团(下称金龙集团)在美国“贫困县”阿拉巴马州威尔考克斯县的6万吨精密铜管项目甫一投产,便引来网民对金龙集团“赴美扶贫”的一片质疑。

记者调查发现,从濒临破产的村办集体企业到世界铜管业巨头,金龙集团赴美设厂的背后却是中国制造“走出去”遭遇的种种困难。而依靠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对国际规则的熟练运用,金龙集团不仅打破国际巨头的围追堵截,还实现了企业的国际化布局,其经验令人深思。

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成就行业巨头

5月28日,金龙集团斥资1亿美元打造的6万吨精密铜管项目在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的“贫困县”威尔考克斯县竣工投产,当天,两车满载空调铜管的卡车奔赴毗邻的休斯敦等美国主要空调制造商所在地。

作为我国首个铜加工企业在美国投资的项目,同时也是迄今为止我国在美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对金龙成功赴美设厂至关重要。据金龙集团李长杰介绍,截至金龙赴美前,金龙空调铜管已占据国内50%、国际30%以上的市场份额,其单条精密铜管生产线的效率接近同业企业的一倍,技术创新引领的产品革新成为金龙在市场的杀手锏。

技术和产品的重要性从金龙集团的发展壮大中可见一斑。1990年的金龙集团还是一家以铜杆铜线产品为主的村办集体企业。正是从1991年金龙从芬兰引进铸轧法铜管生产线开始,金龙开始意识到技术的重要性。

1994年,引进国外生产线长达两年的金龙,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和对技术引进缺乏判断,当年年底,全厂亏损4400万元、负债率高达116%,“车间废铜管堆积如山、拉拔油横流”。

为了“自救”,1995年,金龙成立铜管研究所,决定走技术创新之路,同年便在轧机生产、拉拔、盘拉等多个技术环节取得创新,创历史地实现了单条生产线6000吨的年设计生产能力。

2001年,中国科学院与金龙集团合作成立了当时唯一一个设在企业的工程中心——“中国科学院精密铜管工程研究中心”。此后,金龙加快创新步伐,自主开发出超细径、瘦高齿等系列高效传热内螺纹管,成为空调产业的一项重要技术革命,使空调体积减小了四分之一,能效提高15%,节约铜管用量20%左右。

同时,金龙在设备创新方面取得了大直径铜管坯水平连铸及其电磁改性技术、大直径铸坯大变形量三辊轧制方法、铜合金管材水平连铸连轧生产技术的开发等一系列新技术。

技术上的创新和高质量的产品,成就了金龙集团。目前,金龙集团以年精密铜管产量40余万吨,牢牢占据世界空调铜管业龙头的位置,比美日德等多国铜管业巨头的产量总和还多。金龙单条生产线高达3万吨的年生产能力,超同业水平近一倍。

2010年,美日德等国铜管企业对中国铜管提起反倾销诉讼,而正是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的不可替代,金龙集团的美国用户做了件国际贸易中罕见的事:一边是美国商务部门派人收集金龙铜管倾销的事实证据;另一边却是美国空调制造业的巨头跑到中国河南的新乡要求金龙继续供货,并主动提出全额承担反倾销税保证金和因反倾销而产生的费用。

利用规则破除壁垒打通国际市场

然而,仅凭技术创新和过硬的产品质量还不足以立足国际市场。2004年,已经占据国内市场一半份额、拥有亚洲六成以上市场份额的金龙集团成为了国际巨头围追堵截的对象。当年9月,由世界铜管制造技术“鼻祖”芬兰奥托昆普公司在美国提起的金龙专利侵权案,令金龙危机重重。

早在1991年,金龙集团从芬兰奥托昆普公司引进了号称当时世界最先进的铜管生产线,然而引进后才发现这条生产线在国外并未“走出实验室”。尽管金龙最终凭借自身的创新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由于对专利权保护认识不足,也为自己埋下了隐患。2014年9月,奥托昆普公司在美国提起诉讼,以金龙的3条生产线侵权为由,要求美国方面扣押金龙首批出口美国的产品;同时,金龙在美的代理商也宣称,如果金龙不能按时交货,也将提起对金龙违约的巨额赔偿。

当时金龙聘请的美国律师团认为,金龙可以赢得这场侵权纠纷的国际官司,但需要两到三年的诉讼期。这意味着金龙有可能赢了官司却输掉市场,甚至企业破产。最后,权衡再三,金龙以“支付对方720万美元赔偿”换取“奥托昆普公司退出北美市场”的决定和解。

2009年,扫清专利纠纷的金龙开始加快国际化布局。当年10月,专门供应北美市场的金龙墨西哥项目投产。这再次招致了国际铜管巨头对金龙的“围堵”。2010年,美日德等国铜管巨头达成“默契”,对包括金龙在内的中国出口美国的铜管提起反倾销诉讼,而金龙设在墨西哥的工厂也未能幸免。

交过“学费”、开始熟悉国际规则的金龙此次选择主动出击,聘请国际专业团队,动用国外代理商资源展开游说,积极抗诉。2013年,美国商务部做出了金龙铜管“倾销幅度0.00%”的裁定。

然而,萦绕在金龙头上的反倾销阴影远未消散。金龙集团董事长李长杰说,金龙赴美设厂的决策从长远看,也正是基于反倾销的国际背景。

抓住机遇步步推进实现“走出去”

对于金龙集团“赴美扶贫”的质疑,金龙集团董事长李长杰认为,这只是网民的误读。按照金龙集团的测算和设想,抓住美国“制造业回归”的政策机遇,赴美设厂不仅能规避国际反倾销的市场壁垒,还能得到国外一揽子的优惠政策,加上更加靠近市场,金龙铜管产品在当地将更具竞争力。

金龙集团的资料显示,该项目占地约670亩,项目总投资9800万美元,其中基建支出5000万美元,设备投资共4800万美元,为当地创造就业岗位200余个,年设计精密铜管生产能力6万吨,约占美国空调铜管市场的1/3。

事实上,2012年,中国铜管巨头赴美设厂的消息传出,曾引发美国阿拉巴马州、德克萨斯州、阿肯色州等美国南部三州的“哄抢”。而阿拉巴马州提供的优惠政策成为金龙落户当地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悉,为了争抢中国铜管巨头,阿拉巴马州向金龙集团提供了包括税收优惠和项目资本支出享受补偿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甚至所在地为此修改了市县两级的“减税法案”。其中,670亩土地仅象征性收取了10美元的地价,州所得税及非教育部分的财产税、登记税均获得减免;此外,州政府还承诺分8期对项目建设给予约2000万美元的现金补偿。

另据李长杰介绍,阿拉巴马州虽然经济发展水平不是很高,相对其他一些经济发达的州甚至堪称“贫困”,但因该州具有毗邻美国制冷企业集中的休斯敦地区,距离用户近,接受信息快,靠近港口便于智力、秘鲁等地的铜原料进口等优势,使得金龙更倾向于阿拉巴马州。

此外,企业“走出去”的成败关键还取决于能否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据金龙集团测算,单从经济利益看,赴美设厂将大大降低企业在水电费用等方面的成本,基本可以抵消工人工资增加的支出,而以每年金龙出口美国6万吨铜管、每吨铜管海运和报关费用200美元计算,每年可节省费用1200万美元;同时,国内空调铜管均价远低于美国市场,赴美设厂的经济收益远高国内。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