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控下午茶 >> 哲理小故事 >> 我又听到了老家的钟声

我又听到了老家的钟声

2014-09-09 13:16:53 来源:风控网 浏览:209

作者:无风无浪

在我老家村头老榆树的一个大粗杈上,悬挂着一块铁轨,那块铁轨如地道战村头的大钟一样,是全村人的号角。我是伴着敲击铁轨清脆的声音长大的。好久没听着那清脆的敲击声音了,那天回老家特意到老榆树下看了一下,看到铁轨上锈迹斑斑,用于吊铁轨的粗铁线已经深深勒进树枝里,树枝上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疤痕。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没人敲钟了,敲钟的锤子也不知道弄哪儿去了。我用石头敲了几下,感觉没有了当年的音质,也没有了当年的味道。

在老榆树下,我坐了好久,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生产队。

我是17岁初中毕业回生产队参加劳动的。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初中毕业之后只有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这条路,别无选择。没有高中,大学不招生,一年公社也就有十几人能应征入伍,成为解放军战士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我也曾申请过去当兵,只因爷爷参加过当时的地方武装,属于历史不清楚那种人,在那个讲阶级斗争的年代,受爷爷的影响,当兵的事因政治审查不过关而不了了之。只有老老实实的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了。在当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美其名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我在生产队参加了两年劳动,每天都是听到生产队长王大伯敲击铁轨之后,去大树下听分配干啥活。这样说吧,两年里,我干过除赶大车之外的所有农活,现在可以说:生产队的农活我是样样通,样样稀松,没有一样拿得起来,放得下去的。是真正的滥竽充数。

我第一天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是割草木樨,那是十分累人的活,最初几天由于不会分配体力,常常是刚干上就拼命,不一会就体力透支,最后常常落最后,为这邻居表妹没少帮我。

现在想想农活还是好学的,只要虚心,不怕吃苦谁都能学会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年割谷子,队长要考验我们几个新参加劳动的年轻人,平日里都是一人割两垄,谁也不快割,还有专门捆梱的人,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一点也不感觉累。那是真正的大锅饭,你好我好大家好。每人每天都挣十个工分。那天在村东的大片地,垄一样长,队长提出每人10条垄,割捆都是自己干,那是真正的单出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有能力谁使,完成任务的记10个工分,完不成的少记分。那年头,工分就是如今的工票,只有挣10分,才能说是成年男劳动力,我那天是在还没真正学会用鎌刀,不会捆谷子梱的情况下,边学边干,好在效果还不错,我不是最后完成的。原因很简单:体力比较好,舍得下力气,也是有一股显摆的意思,想在乡亲们面前表现一下,我不但读书行,干农活也不甘落后,给我记10个工分没人不服。

当时队长真的很关心我,曾同我讲:小伙子,不行就干半个人的活吧,刚参加劳动谁都得顺顺架,练习练习,少挣点工分也不可耻。我是死活不干,我说:就是贪晚我也要干一个人的活,不蒸馒头我要的是这口气。

于是,队长亲手教我怎么使用鎌刀,“得用镰刀把抬着谷子,这样才能握得多,拿得动,这样的用镰刀方式俗称下打镰”。我是不管什么镰,只要自我感觉得劲就行,后来队长同别人讲:我是用的“抢镰”,这种方式割的快,只是刀不快的时候容易割手,好在我的镰刀也给我长脸,从没割过我的手。同我一起参加劳动,年龄差不多的伙伴们多数都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我完成了,从那天起,忽然觉得是真正的男子汉、标准的男劳动力,成熟的大老爷们了。在我的伙伴中,我好像比多位伙伴高一筹。

在生产队“挣工分”是要分等级的:男人叫“整劳动力”,干一天记十分,而妇女,年老、体弱是“半个劳动力”,只有八分左右。秋后生产队分粮食、分钱都是按工分多少领取。不过那时候干一天挣10分,秋后算帐10分也就能分到1——2角钱,最好的生产队一天也挣不上5角钱。好在谁家也没什么东西可买的,一家人一年分到10元8元就是好日子了,那时候物价也真低,邻居家孩子结婚随礼1元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5角钱跑常趟,现在200元还感觉不多。

北雁南飞,红叶满山,河水清清,树叶凋零,故乡的秋天来了!我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学会了干多样农活,在劳动中找到了好多快乐!我对家乡的秋天充满别样的记忆,而令我常常想起的,是那火烧毛豆的香味……

所谓毛豆,就是秋天还生长在地里没有收获的黄豆。豆荚是鼓鼓的,浅黄色,像农历初七初八弯弯的明月,上面长满了短短的绒毛。恐怕这就是毛豆的来历吧。

我的童年是在“文革”中度过的。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孩子,大都记得那艰苦的岁月。当时,每人每年只能分到360斤毛粮。那个年代从没听说过谁在减肥,每天家庭主妇都在算计着怎么才节约粮食,人们的习惯是“瓜菜代”,通常是早晚稀,中午干,一粒米都得算计着用。春节、端午、中秋3个节日总计每人能分到8斤白面,4斤大米,一年只有大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早上能吃顿白面皮的饺子。过年中午做一顿大米饭还得放里些大黄米,老人们说借黄米的黄,将这样的饭称为“金米”饭,吉祥。其实是舍不得有限的大米。自己家人不能吃多了,得留着给来客人吃。就是平日里用白面做浆糊用来糊窗户纸、过年糊墙,做的都非常稀,人们节约着每一把面。不是过年过节是看不到白面的,做菜时要是能多加几滴油那就是过年了!

秋收时节,太阳暖暖的,家乡的大豆是晚熟作物,往往是收完了玉米、高粱、谷子之后才收大豆。多日的秋收劳动已经让我的皮肤变的黝黑,每天听着乡亲们讲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我少了学生腔,说话、笑都能放开嗓子了,越来越有农民的气质。

这几天早就听乡亲们念叨:要割大豆了,又能吃烧毛豆了。我暗地里有流口水的感觉,烧毛豆真好吃。我没少吃过。

我小的时候,因为母亲去世的早,生产队为了照顾我家,将牧牛的活交给了爸爸,寒暑假、周日我放过好多天的牛,秋天为了找乐子,也是为了填肚子,我偷着烧过好多次毛豆,我喜欢吃烧毛豆的那滋味,更喜欢趴在地上吃烧毛豆的那种感觉。

割黄豆是累人的活。一是黄豆秸很粗很硬,割着发出当当的声。另一个原因割豆子得猫腰,而对于我们那些刚参加劳动的小伙子来说,由于手还没有老茧,都是细皮嫩肉,豆角儿扎人,捎不注意能扎出血,那滋味真疼。人们都不爱割大豆。刚干了会儿,大伙都说腰酸了,于是停下来,躺在地上歇会儿,抽烟的人卷袋烟,这时候有人同队长说:大伙都不容易,不如烧几梱子豆子让大家解解馋,还有刚参加劳动的孩子们,没吃过烧豆子是啥滋味,队长也耐不住大家的劝,只好说“少烧点”。可是我们这般年轻人哪能那样听话,只是你抱一梱,他抱一堆,不一会就抱来一大堆。“怎么能烧那些,快送回去一半!”队长是这样说,我们是我行我素。找一较平坦的地方,将拾来的柴草放豆秸底下,“嚓”地一声划着了,点着柴草。这时真的迎合了那句话“火大没混柴,就怕懒汉子弄不来”,不一会干柴草着了,柴草引燃了豆秸,噼噼啪啪,传出豆荚及豆儿爆裂的声音。这时候有经验的老哥指挥我们:快折几个大树杈子,将豆秸架起来,让豆秸离开地,不然先熟的豆子过会儿糊得不能吃了。几个年轻人手脚麻利,用大树杈子将豆秸架着慢慢地顺着风势滚动着,豆秸全部着了,一股股青烟升得老高,和着我们的笑声越传越远。几个烧过豆子的大哥哥,像老练的炊事员,用大树杈当烧火棍,来回拨着火。微风吹来,风助火势,豆荚“噼里啪啦”炸响。

豆秸着完了,火扑灭了,一地焦黄焦黄的豆子,那浓烈的香味馋得人垂涎欲滴。这时候谁也不在乎了,所有的人都围着吃了起来。吃烧豆子可挺有意思,那是真正的“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人脱下褂子,抓着衣服的两个衣肩处,高高扬起,叉开腿,呼呼地扇了起来。顷刻,泥土夹着点点火星四飞,呛得周围人“咳咳”直咳。再扇几下,把黑灰扇净,地上就露出了一层焦黄的、胖胖的、圆圆的、还带有一些烧黑的豆粒儿。

扇过后,人们一拥而上,小猪抢食似的捡起豆来。“咯嘣,咯嘣”,“真香,真香!”大家一边咯嘣吃着,一边不住地夸赞。有的人还这块吃一会,哪儿捡几个,焦黄的豆子被踩在脚下。在吃的时候,开玩笑的人还会伸出沾满黑灰的双手冷不防在对方脸上抹两下子。大伙儿全乐了。吃完豆子会出现好多副包公脸。

中老年人比较稳重,蹲在地上全神贯注地捡食豆粒。刚捡起的豆粒热,有的甚至还烫手,但此时可管不了那么多。豆粒烫手就左手换到右手,右手换到左手,这样来回倒腾,边倒腾边用嘴吹,几次下来就不那么烫手了。手里有几个豆粒后,用嘴吹去豆粒上粘着的黑灰,嘴一张,手对准嘴一磕,热乎乎的豆粒带着清香就滚进了口中。有时还会被没吹凉的豆粒烫一下舌头,也顾不了那么多,用牙一嚼,只听“嘎嘣嘣”一阵响,那个脆劲,那个香劲,那个热劲,立即充满了全口。那滋味,只有在烧毛豆现场才能品尝出来。

风停了,田间静极了,除了蝈蝈和蛐蛐的叫声,什么声音也没有。我们一边捡着地上的豆子,一边往嘴里丢,多余的就装进了衣服上的口袋里。不一会儿,地上的豆粒就被捡干净了。不要紧,还有呢。烧熟的嫩豆荚,把豆荚剥开,抠出里面还带点青色的豆粒,放到嘴里一嚼,哟,那滋味,与刚才吃的干豆粒相比又是一番味道:带有一点甜,满嘴喷青香。

等到捡得差不多了,也吃累了,一个个抬起头来,你看着我笑,我看着你笑——因为大伙的嘴巴就被豆灰染黑,像长出了黑黑的胡子,简直就是一群花脸猫了。赶紧找一水坑把手脸洗净。

吃豆子好渴,这一下午也不知道人们去地头的泉子里喝了多少次水,有人还一边走一边按摩肚子,下午吃豆子,晚上几乎没人吃晚饭了。

晚上,吃完饭后,那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有躺在床上睡觉。这么早,干翻腾也睡不着,又想起了口袋里装的烧毛豆,摸出几个,放到嘴里嘎嘣嘎嘣地嚼着,慢慢地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我又听到了老家的钟声
,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控下午茶 >> 哲理小故事 >> 我又听到了老家的钟声

我又听到了老家的钟声

2014-09-09 13:16:53 来源:风控网 浏览:217

作者:无风无浪

在我老家村头老榆树的一个大粗杈上,悬挂着一块铁轨,那块铁轨如地道战村头的大钟一样,是全村人的号角。我是伴着敲击铁轨清脆的声音长大的。好久没听着那清脆的敲击声音了,那天回老家特意到老榆树下看了一下,看到铁轨上锈迹斑斑,用于吊铁轨的粗铁线已经深深勒进树枝里,树枝上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疤痕。自改革开放以来已经没人敲钟了,敲钟的锤子也不知道弄哪儿去了。我用石头敲了几下,感觉没有了当年的音质,也没有了当年的味道。

在老榆树下,我坐了好久,许多往事历历在目,我仿佛又回到了当年的生产队。

我是17岁初中毕业回生产队参加劳动的。那是一个特殊的年代,初中毕业之后只有参加农业生产劳动这条路,别无选择。没有高中,大学不招生,一年公社也就有十几人能应征入伍,成为解放军战士那可是天大的好事。我也曾申请过去当兵,只因爷爷参加过当时的地方武装,属于历史不清楚那种人,在那个讲阶级斗争的年代,受爷爷的影响,当兵的事因政治审查不过关而不了了之。只有老老实实的参加农业生产劳动了。在当时,参加农业生产劳动美其名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我在生产队参加了两年劳动,每天都是听到生产队长王大伯敲击铁轨之后,去大树下听分配干啥活。这样说吧,两年里,我干过除赶大车之外的所有农活,现在可以说:生产队的农活我是样样通,样样稀松,没有一样拿得起来,放得下去的。是真正的滥竽充数。

我第一天参加农业生产劳动是割草木樨,那是十分累人的活,最初几天由于不会分配体力,常常是刚干上就拼命,不一会就体力透支,最后常常落最后,为这邻居表妹没少帮我。

现在想想农活还是好学的,只要虚心,不怕吃苦谁都能学会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一年割谷子,队长要考验我们几个新参加劳动的年轻人,平日里都是一人割两垄,谁也不快割,还有专门捆梱的人,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一点也不感觉累。那是真正的大锅饭,你好我好大家好。每人每天都挣十个工分。那天在村东的大片地,垄一样长,队长提出每人10条垄,割捆都是自己干,那是真正的单出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谁有能力谁使,完成任务的记10个工分,完不成的少记分。那年头,工分就是如今的工票,只有挣10分,才能说是成年男劳动力,我那天是在还没真正学会用鎌刀,不会捆谷子梱的情况下,边学边干,好在效果还不错,我不是最后完成的。原因很简单:体力比较好,舍得下力气,也是有一股显摆的意思,想在乡亲们面前表现一下,我不但读书行,干农活也不甘落后,给我记10个工分没人不服。

当时队长真的很关心我,曾同我讲:小伙子,不行就干半个人的活吧,刚参加劳动谁都得顺顺架,练习练习,少挣点工分也不可耻。我是死活不干,我说:就是贪晚我也要干一个人的活,不蒸馒头我要的是这口气。

于是,队长亲手教我怎么使用鎌刀,“得用镰刀把抬着谷子,这样才能握得多,拿得动,这样的用镰刀方式俗称下打镰”。我是不管什么镰,只要自我感觉得劲就行,后来队长同别人讲:我是用的“抢镰”,这种方式割的快,只是刀不快的时候容易割手,好在我的镰刀也给我长脸,从没割过我的手。同我一起参加劳动,年龄差不多的伙伴们多数都没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我完成了,从那天起,忽然觉得是真正的男子汉、标准的男劳动力,成熟的大老爷们了。在我的伙伴中,我好像比多位伙伴高一筹。

在生产队“挣工分”是要分等级的:男人叫“整劳动力”,干一天记十分,而妇女,年老、体弱是“半个劳动力”,只有八分左右。秋后生产队分粮食、分钱都是按工分多少领取。不过那时候干一天挣10分,秋后算帐10分也就能分到1——2角钱,最好的生产队一天也挣不上5角钱。好在谁家也没什么东西可买的,一家人一年分到10元8元就是好日子了,那时候物价也真低,邻居家孩子结婚随礼1元钱就已经很了不起了,5角钱跑常趟,现在200元还感觉不多。

北雁南飞,红叶满山,河水清清,树叶凋零,故乡的秋天来了!我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学会了干多样农活,在劳动中找到了好多快乐!我对家乡的秋天充满别样的记忆,而令我常常想起的,是那火烧毛豆的香味……

所谓毛豆,就是秋天还生长在地里没有收获的黄豆。豆荚是鼓鼓的,浅黄色,像农历初七初八弯弯的明月,上面长满了短短的绒毛。恐怕这就是毛豆的来历吧。

我的童年是在“文革”中度过的。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农村孩子,大都记得那艰苦的岁月。当时,每人每年只能分到360斤毛粮。那个年代从没听说过谁在减肥,每天家庭主妇都在算计着怎么才节约粮食,人们的习惯是“瓜菜代”,通常是早晚稀,中午干,一粒米都得算计着用。春节、端午、中秋3个节日总计每人能分到8斤白面,4斤大米,一年只有大年三十晚上和正月初一早上能吃顿白面皮的饺子。过年中午做一顿大米饭还得放里些大黄米,老人们说借黄米的黄,将这样的饭称为“金米”饭,吉祥。其实是舍不得有限的大米。自己家人不能吃多了,得留着给来客人吃。就是平日里用白面做浆糊用来糊窗户纸、过年糊墙,做的都非常稀,人们节约着每一把面。不是过年过节是看不到白面的,做菜时要是能多加几滴油那就是过年了!

秋收时节,太阳暖暖的,家乡的大豆是晚熟作物,往往是收完了玉米、高粱、谷子之后才收大豆。多日的秋收劳动已经让我的皮肤变的黝黑,每天听着乡亲们讲着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我少了学生腔,说话、笑都能放开嗓子了,越来越有农民的气质。

这几天早就听乡亲们念叨:要割大豆了,又能吃烧毛豆了。我暗地里有流口水的感觉,烧毛豆真好吃。我没少吃过。

我小的时候,因为母亲去世的早,生产队为了照顾我家,将牧牛的活交给了爸爸,寒暑假、周日我放过好多天的牛,秋天为了找乐子,也是为了填肚子,我偷着烧过好多次毛豆,我喜欢吃烧毛豆的那滋味,更喜欢趴在地上吃烧毛豆的那种感觉。

割黄豆是累人的活。一是黄豆秸很粗很硬,割着发出当当的声。另一个原因割豆子得猫腰,而对于我们那些刚参加劳动的小伙子来说,由于手还没有老茧,都是细皮嫩肉,豆角儿扎人,捎不注意能扎出血,那滋味真疼。人们都不爱割大豆。刚干了会儿,大伙都说腰酸了,于是停下来,躺在地上歇会儿,抽烟的人卷袋烟,这时候有人同队长说:大伙都不容易,不如烧几梱子豆子让大家解解馋,还有刚参加劳动的孩子们,没吃过烧豆子是啥滋味,队长也耐不住大家的劝,只好说“少烧点”。可是我们这般年轻人哪能那样听话,只是你抱一梱,他抱一堆,不一会就抱来一大堆。“怎么能烧那些,快送回去一半!”队长是这样说,我们是我行我素。找一较平坦的地方,将拾来的柴草放豆秸底下,“嚓”地一声划着了,点着柴草。这时真的迎合了那句话“火大没混柴,就怕懒汉子弄不来”,不一会干柴草着了,柴草引燃了豆秸,噼噼啪啪,传出豆荚及豆儿爆裂的声音。这时候有经验的老哥指挥我们:快折几个大树杈子,将豆秸架起来,让豆秸离开地,不然先熟的豆子过会儿糊得不能吃了。几个年轻人手脚麻利,用大树杈子将豆秸架着慢慢地顺着风势滚动着,豆秸全部着了,一股股青烟升得老高,和着我们的笑声越传越远。几个烧过豆子的大哥哥,像老练的炊事员,用大树杈当烧火棍,来回拨着火。微风吹来,风助火势,豆荚“噼里啪啦”炸响。

豆秸着完了,火扑灭了,一地焦黄焦黄的豆子,那浓烈的香味馋得人垂涎欲滴。这时候谁也不在乎了,所有的人都围着吃了起来。吃烧豆子可挺有意思,那是真正的“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的人脱下褂子,抓着衣服的两个衣肩处,高高扬起,叉开腿,呼呼地扇了起来。顷刻,泥土夹着点点火星四飞,呛得周围人“咳咳”直咳。再扇几下,把黑灰扇净,地上就露出了一层焦黄的、胖胖的、圆圆的、还带有一些烧黑的豆粒儿。

扇过后,人们一拥而上,小猪抢食似的捡起豆来。“咯嘣,咯嘣”,“真香,真香!”大家一边咯嘣吃着,一边不住地夸赞。有的人还这块吃一会,哪儿捡几个,焦黄的豆子被踩在脚下。在吃的时候,开玩笑的人还会伸出沾满黑灰的双手冷不防在对方脸上抹两下子。大伙儿全乐了。吃完豆子会出现好多副包公脸。

中老年人比较稳重,蹲在地上全神贯注地捡食豆粒。刚捡起的豆粒热,有的甚至还烫手,但此时可管不了那么多。豆粒烫手就左手换到右手,右手换到左手,这样来回倒腾,边倒腾边用嘴吹,几次下来就不那么烫手了。手里有几个豆粒后,用嘴吹去豆粒上粘着的黑灰,嘴一张,手对准嘴一磕,热乎乎的豆粒带着清香就滚进了口中。有时还会被没吹凉的豆粒烫一下舌头,也顾不了那么多,用牙一嚼,只听“嘎嘣嘣”一阵响,那个脆劲,那个香劲,那个热劲,立即充满了全口。那滋味,只有在烧毛豆现场才能品尝出来。

风停了,田间静极了,除了蝈蝈和蛐蛐的叫声,什么声音也没有。我们一边捡着地上的豆子,一边往嘴里丢,多余的就装进了衣服上的口袋里。不一会儿,地上的豆粒就被捡干净了。不要紧,还有呢。烧熟的嫩豆荚,把豆荚剥开,抠出里面还带点青色的豆粒,放到嘴里一嚼,哟,那滋味,与刚才吃的干豆粒相比又是一番味道:带有一点甜,满嘴喷青香。

等到捡得差不多了,也吃累了,一个个抬起头来,你看着我笑,我看着你笑——因为大伙的嘴巴就被豆灰染黑,像长出了黑黑的胡子,简直就是一群花脸猫了。赶紧找一水坑把手脸洗净。

吃豆子好渴,这一下午也不知道人们去地头的泉子里喝了多少次水,有人还一边走一边按摩肚子,下午吃豆子,晚上几乎没人吃晚饭了。

晚上,吃完饭后,那时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只有躺在床上睡觉。这么早,干翻腾也睡不着,又想起了口袋里装的烧毛豆,摸出几个,放到嘴里嘎嘣嘎嘣地嚼着,慢慢地进入了香甜的梦乡……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