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控下午茶 >> 理财小帮手 >> 全民理财 乱象骚动

全民理财 乱象骚动

2014-05-31 07:31:31 来源:风控网 浏览:105

一句极为撩拨国人之心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让国人知道了理财的重要性,而一路上涨的房价以及压在国人头上接踵而至的沉重的养老和育儿费用,又让国人感受到了理财的迫切性。于是乎,一个个原本理财知识近乎为“小白”的男女老少踏上了“骚动”的理财之路,从炒股到投资基金,从囤积黄金到艺术品收藏,凡是大家能够想象得到、能被炒作一番的品种,都被国人拿来大炒特炒,只是这条理财之路真的好走吗?看看我们本期策划的全民理财“骚动”吧。

策划 投资与理财研究院 文 袁元

在10年之前,“理财”这个字眼,似乎和大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不搭界。按照那时国人的思维,理财是“土豪”们考虑的事,就普通老百姓手里剩下的那点散碎银子,与其考虑投资理财,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里省心省事。

的确,那时大多数国人手里的积蓄是少得可怜,再加上当时的理财渠道除了存款、买股票和购买国债以外,也没有太多的途径,因此理不理财,对百姓生活的贡献度并不突出。

时光飞逝,中国经济的崛起,国人收入水平的水涨船高,使得原本银行存款额仅在4位数和5位数徘徊的工薪一族,其银行存款额也随之上升到6位数甚至7位数。在国人银行存款额迅猛增加的背景下,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人开始考虑如何投资理财,以使自己辛苦挣来的工薪收入能够跑赢物价上涨的脚步,实现自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部分先知先觉的国人的理财心思,也被时刻关注着中国经济走向和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国内财经媒体人所知悉,于是乎,央视财经频道提出了一个令所有国人都不得不理的口号,那就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当它与贯穿于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的国人所梦寐以求的“丁财两旺”相遇时,谁能忍得住?一个个手里刚刚有了点投资理财所需的资金门槛的国人,尽管对理财知识近乎“小白”,理财基础更是空白,也禁不住手头痒痒。但是国人做事有一个基本风格,那就是跟风,即你投资什么东东赚了钱,其它人随之一窝蜂跟上,这让国人的原生态理财有了一个极为新鲜的标签:跟庄。

国人理财的跟庄之风始于股市。2006年,随着股改的深化,中国股市迎来了史上最大的牛市,在沪指从2000点飞跃到6000点的历程中,很多不懂股市投资之道的国人仅仅是凭借着“跟着感觉走”的跟风操作,也赚得盆满钵满。而这些人的股市赚钱之道,迅速被后来眼红别人赚钱而跟进的国人照搬模仿。正是因为国人这种前赴后继的炒作,国内股市的最大牛市得以筑成。

股市跟风炒作成功的理财历程,让一部分国人尝到了投资理财的甜头,他们开始把股市跟风炒作的习惯向其它行业拓展,这一次他们选择了楼市。2008年,借助着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楼市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吸引国人投资理财的平台。随着股市赚钱资金向楼市的迅速转移,股市开始下跌,楼价开始上涨,而楼价的上涨,引来更多国人把资金投向楼市,使得楼市的这一波涨势延续至今。股市和楼市跟风炒作的成功,令国人投资理财的思路大开,很多人不再去借大家伙一起去炒作的东风,而是瞄准更多还未得到投资者光顾的细分行业和细分投资品种,自己坐庄,吸引其它人来参与炒作。在这种背景下,从普洱茶到和田玉,从翡翠到红木家具,从黄金到邮票,从文交所的油画到名不副实的收藏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一个个朝思暮想着“赚快钱”、“赚大钱”的国人,就是这样一步步陷入到理财的“骚动”之中。

有趣的是,现今发展得十分红火的移动互联网也为国人理财提供了最为便利的途径,2013年下半年兴起的各种“理财宝”迅速俘获了刚刚踏入职场的“90后”之心,这些新新人类在都市庞大的现实生活压力面前,选择移动互联网理财,作为抗衡生活压力的手段,有的甚至利用信用卡透支资金来买短期理财产品,其理财“骚动”症更胜“60后”、“70后”和“80后”。

从理财知识基本是“小白”到如今“到处逢人说理财”,国人的理财之路仅仅走了10个年头。不过,如今这种全民理财的“骚动”在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国人理财知识和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全民理财“骚动”下的理财风险,毕竟央视在推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口号同时,也发出了“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警示。那么,就让读者顺着小编的编辑思路,看看国人全民理财“骚动”的悲喜路吧。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下一页
  • 显示全文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全民理财 乱象骚动
,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控下午茶 >> 理财小帮手 >> 全民理财 乱象骚动

全民理财 乱象骚动

2014-05-31 07:31:31 来源:风控网 浏览:112

一句极为撩拨国人之心的“你不理财,财不理你”,让国人知道了理财的重要性,而一路上涨的房价以及压在国人头上接踵而至的沉重的养老和育儿费用,又让国人感受到了理财的迫切性。于是乎,一个个原本理财知识近乎为“小白”的男女老少踏上了“骚动”的理财之路,从炒股到投资基金,从囤积黄金到艺术品收藏,凡是大家能够想象得到、能被炒作一番的品种,都被国人拿来大炒特炒,只是这条理财之路真的好走吗?看看我们本期策划的全民理财“骚动”吧。

策划 投资与理财研究院 文 袁元

在10年之前,“理财”这个字眼,似乎和大多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并不搭界。按照那时国人的思维,理财是“土豪”们考虑的事,就普通老百姓手里剩下的那点散碎银子,与其考虑投资理财,还不如把钱存在银行里省心省事。

的确,那时大多数国人手里的积蓄是少得可怜,再加上当时的理财渠道除了存款、买股票和购买国债以外,也没有太多的途径,因此理不理财,对百姓生活的贡献度并不突出。

时光飞逝,中国经济的崛起,国人收入水平的水涨船高,使得原本银行存款额仅在4位数和5位数徘徊的工薪一族,其银行存款额也随之上升到6位数甚至7位数。在国人银行存款额迅猛增加的背景下,一部分先知先觉的人开始考虑如何投资理财,以使自己辛苦挣来的工薪收入能够跑赢物价上涨的脚步,实现自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这部分先知先觉的国人的理财心思,也被时刻关注着中国经济走向和百姓生活水平提高的国内财经媒体人所知悉,于是乎,央视财经频道提出了一个令所有国人都不得不理的口号,那就是:你不理财,财不理你。

“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当它与贯穿于五千年中华历史文化的国人所梦寐以求的“丁财两旺”相遇时,谁能忍得住?一个个手里刚刚有了点投资理财所需的资金门槛的国人,尽管对理财知识近乎“小白”,理财基础更是空白,也禁不住手头痒痒。但是国人做事有一个基本风格,那就是跟风,即你投资什么东东赚了钱,其它人随之一窝蜂跟上,这让国人的原生态理财有了一个极为新鲜的标签:跟庄。

国人理财的跟庄之风始于股市。2006年,随着股改的深化,中国股市迎来了史上最大的牛市,在沪指从2000点飞跃到6000点的历程中,很多不懂股市投资之道的国人仅仅是凭借着“跟着感觉走”的跟风操作,也赚得盆满钵满。而这些人的股市赚钱之道,迅速被后来眼红别人赚钱而跟进的国人照搬模仿。正是因为国人这种前赴后继的炒作,国内股市的最大牛市得以筑成。

股市跟风炒作成功的理财历程,让一部分国人尝到了投资理财的甜头,他们开始把股市跟风炒作的习惯向其它行业拓展,这一次他们选择了楼市。2008年,借助着国家4万亿元经济刺激计划的出台,楼市成为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吸引国人投资理财的平台。随着股市赚钱资金向楼市的迅速转移,股市开始下跌,楼价开始上涨,而楼价的上涨,引来更多国人把资金投向楼市,使得楼市的这一波涨势延续至今。股市和楼市跟风炒作的成功,令国人投资理财的思路大开,很多人不再去借大家伙一起去炒作的东风,而是瞄准更多还未得到投资者光顾的细分行业和细分投资品种,自己坐庄,吸引其它人来参与炒作。在这种背景下,从普洱茶到和田玉,从翡翠到红木家具,从黄金到邮票,从文交所的油画到名不副实的收藏品,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一个个朝思暮想着“赚快钱”、“赚大钱”的国人,就是这样一步步陷入到理财的“骚动”之中。

有趣的是,现今发展得十分红火的移动互联网也为国人理财提供了最为便利的途径,2013年下半年兴起的各种“理财宝”迅速俘获了刚刚踏入职场的“90后”之心,这些新新人类在都市庞大的现实生活压力面前,选择移动互联网理财,作为抗衡生活压力的手段,有的甚至利用信用卡透支资金来买短期理财产品,其理财“骚动”症更胜“60后”、“70后”和“80后”。

从理财知识基本是“小白”到如今“到处逢人说理财”,国人的理财之路仅仅走了10个年头。不过,如今这种全民理财的“骚动”在让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国人理财知识和水平提高的同时,也让我们不得不关注全民理财“骚动”下的理财风险,毕竟央视在推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口号同时,也发出了“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警示。那么,就让读者顺着小编的编辑思路,看看国人全民理财“骚动”的悲喜路吧。

  • 上一页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下一页
  • 显示全文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