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案例分析 >> 危机管理 >> 广电媒体危机管理

广电媒体危机管理

2014-02-26 15:38:26 来源:风控网 浏览:219

  一、充分利用媒体危机管理分析广电媒体是否存在危机

  危机特指由很短时间波及到很广范围的突发事件,使单位、行业乃至社会正常秩序受损,或经济面临严重损失的一种情景或状态。

  突发事件本身并不就是危机,只有当该事件产生连续反应或经过放大,从而出现比事件本身更为严重的后果时,才构成危机。比如电视台电路突然发生故障,这本身还不是危机,但如果抢修不及时,导致播出较长时间的中断,同时其他媒体介入,使事件受到社会广泛关注,这就成了危机。

  突发事件最终酿成危机,几乎都由媒体介入所致。那么,本身就是媒体的电台、电视台,是否也有危机问题呢?当然。《纸做的包子》即为一例。

  由于电台、电视台在各级各地区的惟一性,以及在所属地区的重要性和知名度,一些在其他单位可能不太招致大众关注的突发事件,在电台、电视台则很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广泛传播。因此,危机问题之于电台、电视台,不是不会发生,而是更容易发生。

  二、广电媒体危机管理分析

  谈到电台、电视台所需应对的危机,很多人会自然联想到假新闻及其他侵权新闻。其实不然,在传播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手机都能将电台、电视台发生的一切负面事件,迅速传遍大江南北甚至境外。比如南方某省会电视台女主播佘某为情自杀事件、北方某省会电视台男主持人关某自杀事件,以及稍早些时候的位于中原地区的某省电视台制片人许某因伪造证件被逮捕等事件,都是先通过手机和网络传播出去的。

  易引发广电媒体危机的事件是多种多样的,涵盖广电媒体危机管理的方方面面。根据广电媒体的职能和特性,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9种:

  一是新闻侵权事件。

  包括虚假失实报道引起的过错纠纷和正常舆论监督引起的名誉权纠纷。

  二是突发性强制停播事件。

  如电影、电视剧、栏目等版权争议,违反有关、节目管理规定,被司法机关或行政主管部门突然要求停播。

  三是灾难事件。

  如火灾、爆炸、建筑物倒塌等。

  四是名人负面事件。

  如发生在名主持人、名记者、一定级别的干部身上的重大丑闻或人身重大伤害事件。

  五是后勤或技术保障系统瘫痪。

  如突发性或较长时间停电,播出和传输系统故障等。

  六是核心业务骨干流失。

  这既有突然跳槽所致,也有因犯罪被限制人身自由所致。七是自然灾害。如洪水、地震对广电措施的破坏等。八是广告大客户突然撤单,导致经营陷入困境。九是其他重大事件。包括过失和意外两个方面。如某市一家区电视台播出值班人员玩忽职守,将自己收看的色情片切换到播出系统长达数分钟,直到观众打进电话质问才匆忙中止播出;某电视台正常播出过程中突然受到法轮功电视信号干扰等。

  由重大突发事件导致的媒体危机,一般有以下六个特点:

  一是难以预见性。

  二是舆论聚焦性。

  广播、电视媒体的职业特性使得一些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往往会迅速成为公众舆论关注的中心。

  三是损害扩散性。

  危机导致的损害,往往超出事件本身的损失,波及到如社会公众形象、采编播出秩序、内部人员的心态甚至竞争发展的基础等。

  四是传播快速性。

  五是信息失真性。

  很多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往往偏离事实真相,导致危机的扩大。六是影响延续性。危机造成的负面影响,不会因为事件本身的解决而消失。一些重大事件,若干年后依然被会人们通过各种方式提起。

  三、关于危机处理与媒体危机管理

  避免危机事件转化成危机,就要妥善处理事件。很多电台、电视台处理危机事件的行为都是被动的,处理的方法也多以上级保护为主。在社会已经信息化的当今,这种传统的危机处理方法的实际结果往往并不理想,甚至适得其反。究其原因,就在于很多电台、电视台在对危机的应对上,还停留在一般的"处理"阶段,而没有上升到"管理"的高度。即没有清醒地认识危机处理与媒体危机管理的关系问题。

  危机处理,指的是用公共关系的策略和方法,来降低或消除危机的事件影响和损害的过程或行为。

  媒体危机管理,指在管理的决策体系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为了实现危机的预防、避免、控制等目的,而专门形成的一系列措施和策略。

  经对以上两个概念的比较不难看出,危机处理其行为均发生在危机事件发生之后,主要是对事件应对。媒体危机管理则包括事件发生前的规避、事件发生时的控制、危机发生时的应对,以及危机后的复兴等。危机处理仅仅是事件发生后的一种被动状态,即便处理妥善,也难免留下后遗症。因此,在对危机的应对和控制上,将危机处理上升到媒体危机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四、广电危机管理模式的构建

  从国内外广电媒体发生的各种危机案例来看,不妨从以下5个方面入手,逐步建立起一个行之有效的媒体危机管理模式。

  1.构建职责明确的体系。

  国外的一些现代企业都设有负责媒体危机管理职能的部门或机构,如公共关系部、危机公关部、综合风险控制委员会等。但国内各电台、电视台都鲜见这样职责分明的部门,危机事件发生后,往往是台办公室、人事部门、有关频率、频道栏目,甚至保卫、后勤都介入处理之中,职责不明。如此,既不利于危机事件爆发时的控制,也不利于爆发后的处理。实行媒体危机管理,有必要设立、健全台内的媒体危机管理组织体系,明确体系中各部分的职责和任务。

  2.建立完善的预案机制。

  对本台可能存在的各种危机作出科学的预测和评估,根据媒体危机管理(风控网)机制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危机预防、控制、处理、恢复的预案,并纳入本台的规章制度之中,以使媒体危机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3.开通良好的沟通渠道。

  平时与其他媒体保持密切的联系,危机事件一旦发生,得以及时充分沟通。媒体的竞争,信息传播手段的多样,使传统的封锁消息显得愚蠢。与其如此,不如通过畅通的信息渠道的沟通,使得其他媒体能实事求是地予以报道。在传播事件真相的同时,充分考虑事发台的利益,将事发台的态度和积极处理的做法一并予以传播,从而实现化危为机的目的。

  4.提升良好的社会形象。

  媒体危机管理不是孤立的管理,平时各项工作都要细致扎实,以提升自己的社会形象。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注意"涉外"人员形象素质的提升,如记者、主持人、经营人员、窗口部门人员等,不论是在履行职务行为时还是业余生活中,都要以有教养、讲道德的高素质形象示人;二是抓"内政",如严格规范采编纪律,规范采访、制作、播出乃至经营和后勤、技术保障的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减少事故发生。在社会上留下良好的口碑,不仅可以降低危机事件发生概率,也大大有利于危机的妥善处理和尽快恢复常态。

  5.抓好员工的危机教育。

  通过媒体危机管理教育让员工明白,如果本台因陷入危机受损,台里每个成员的利益都将受损。危机事件一旦发生,除了台里指定的发言人外,其他人均不得随意接受其他媒体的采访,更不能不负责任地对外传播。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