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控下午茶 >> 理财小帮手 >> 对冲基金一枝独秀 个别产品收益堪比信托

对冲基金一枝独秀 个别产品收益堪比信托

2014-04-22 10:34:27 来源:风控网 浏览:109

[摘要]近期股债两市双双走弱,不过,一类基金依然能够独立画出优美的净值上升弧线,个别基金收益甚至堪比信托产品。这就是对冲类基金。

投资者在挑选对冲产品时,需要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市值对冲类的产品风险敞口较小,因而收益也较少,但净值回撤较低;而择时对冲类的产品,虽然看似收益较高,其风险敞口大于市值对冲类的产品,同时对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记者 王诚诚 ○编辑 于勇

近期股债两市双双作别“小阳春”,表现可谓乏善可陈,股票市场甚至遭遇了小反弹之后的超预期回撤。不过,有一类基金依然能够独立大盘走势画出优美的净值上升弧线,个别基金收益甚至堪比信托产品。这就是对冲类基金。

所谓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利用金融期货或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进行高风险投机或对冲盈利的基金产品。由于目前国内市场做空工具还较少,简单地理解,这类基金就是利用股指期货择时或对冲系统性风险的基金。

有个形象的例子便于大家更好地理解对冲基金。坊间有个传闻,在去年大盘指数大跌、创业板指数大涨的市场情况下,有部分民间高手通过做空股指期货做多创业板个股双向赚钱,赚得盆钵满溢。

当然,这只是一个极端的例子,由于择时错误、风险敞口不当或误用对冲工具导致净值折损的情况也时有发生。但是,其基本思想都是将市场系统风险与个股风险进行剥离,使用套利工具获取稳定或超额收益。在结构性行情下,这类基金往往能够摆脱市场系统风险,或将市场下跌转化为基金收益。

市值对冲:独立大盘任逍遥

根据好买基金(微博)研究,目前市场上的对冲私募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传统市值对冲类,第二类则是择时对冲类基金。

所谓传统市值对冲类私募基金,采取多空头等市值的对冲策略。其具体做法为,首先建立股票多仓部分的头寸,然后根据多头的市值,建立同等市值的股指期货空单,并且一直保持股票多头与股票空头头寸,最后预留一小部分的现金调整多头头寸与空头头寸的市值,使两者尽力保持一致。

由于目前只有沪深300股指期货,所以所有股票对冲的私募只能依靠沪深300股指期货进行对冲,而采取市值对冲的私募产品,实质是“赚取跑赢沪深300指数的钱”。

举例来说,同安投资发行的定增保便属于此类。据了解,该基金主要投资“一揽子”定增产品,并通过股指期货对冲大盘系统性风险。由于定增产品一般具有15%左右的折价,该基金目标就是通过剥离系统性风险,获取折价以及个股阿尔法收益。

据统计,上述定增宝1号自去年12月至3月14日,净值为1.0643,年化收益28.97%,期间最大回撤不超过1%。

“市值对冲类产品多空头市值保持一致,主要赚取个别板块、股票阿尔法收益,对择时没有要求,平均收益能够达到8%-10%,表现较好的对冲私募能达到12%-20%。”华泰证券基金分析师王乐乐告诉记者,与风险逐渐积聚的信托产品相比,该类产品属于中低风险产品,其涨幅缓慢,收益更为稳健。

据透露,传统市值对冲类产品主要依靠基金经理挑选出能跑赢沪深300股票的能力。对于有一定选股能力的私募基金,市值对冲能较好的适应震荡市、熊市,不适合如2007年、2009年单边走牛的市场。

择时对冲:择时是把双刃剑

除了传统市值管理类对冲基金外,目前市场上还有一类择时对冲类基金。该基金保留一定的风险敞口,其股指期货的空头头寸主要基于基金经理的判断,若判断市场会下跌,便会建立空头头寸,甚至空头头寸的市值规模会超过股票市值。

该类基金如果在大盘连续下挫时期,净值很有可能保持正增长,然后在合适的时间,基金经理再平掉空头头寸,获利离场。

好买基金研究员彭澎告诉记者,该基金多数是由传统的股票多头类型产品转换而来,传统做多型私募基金只能依靠股票的上涨来赚取收益,而中国的股市一直维持着“牛短熊长”的格局,即使基金经理挑选出了优质的上市公司股票,若遇见系统性下跌,净值也难避免暂时性的回撤。因而不少擅长精选个股并且持股周期长的私募基金公司,出于对股票多头保护的考虑,开始发行一些择时对冲类的产品。

不过择时对冲类的产品虽然从产品结构上看似更加灵活,但是其风险敞口也明显大于市值对冲的策略。采用择时对冲策略的产品,更加依赖基金经理精选个股的实力,同时择时能力也是十分重要,若在大盘上升时做空了股指期货,会侵蚀掉股票多头头寸所贡献的利润。

好买基金建议,投资者在挑选市场上主流对冲产品时,需要考虑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市值对冲类的产品风险敞口较小,因而收益也较少,但净值回撤较低;而择时对冲类的产品,虽然看似收益较高,其风险敞口大于市值对冲类的产品,同时,对基金经理的选股、择时能力有较高的要求,投资者应该通过适当的风险测评,再进行对应的产品选择。

(上海证券报)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