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险管理 >> 法律风险 >> 澳大利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澳大利亚税收风险管理实践对我国的启示

2014-05-03 07:37:38 来源:风控网 浏览:232

  (二)实践税收风险管理的对策

  1、以风险管理关键点为基础,建立与税收征管业务流程相融合的税收风险管理体系

  实施税收风险管理应注重将风险管理的关键步骤与税收征管业务流程相融合,体现在税收管理的过程中,以最大程度地减少税源管理风险,实现税收管理目标。

  (1)建立健全税收风险管理目标规划。由于税收风险与防范的不同步性,使得我们必须立足于现有资源,充分认识和分析当前税源管理风险,确立分阶段的具体目标,经过阶段性发展,促进总体目标实现。一是通过对税收政策分析,税源分析,行业和税种税源管理状况分析,得出一个地区一定时期内税收风险管理重点;二是充分对这些重点进行整合和谋划,形成具有全局性的阶段重点,应对策略和实施步骤,保证税收风险管理的有的放矢。

  (2)强化税收风险识别和衡量排序。税收风险识别和衡量排序是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环节,它不仅对税收风险管理目标规划起到技术支撑作用,也对税收风险应对起到指引作用。一是努力搭建信息资料库,实现信息共享。风险的识别只有在全面了解各种风险的基础上,才能够预测危险可能造成的危害,从而选择处理风险的有效手段。目前以省为单位的统一征管系统的建立,已实现全省范围的数据集中,也为加强对税收数据的集中分析、评估和利用提供了海量而准确的基础信息。但是,税务机关的信息量还远不能适应税收风险管理的要求,内部信息虽集中但共享性不够,外部因获取途径不足而大量流失有价值的涉税信息,因此必须拓宽信息,特别是外部信息收集渠道,县局可利用社会综合治税平台收集其他各部门占有的纳税人信息,基层管理分局、专业评估分局和稽查局可以结合日常工作收集纳税人信息,可利用基层管理平台中疑点库实现分类整合和共享;二是充分运用多种技术手段,加强对信息分析利用。通过掌握的信息,可建立行业数据模型,加强信息比对分析,对风险点进行风险识别。利用估算技术,预测风险的概率和预测风险的强度,衡量排序风险度,针对不同级别风险度选择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3)实施分级别、多形式、长效化的风险应对策略。一是实施分级别、多形式风险应对策略。借鉴ATO的经验,我们应在对各类信息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按行业、风险程度高低对企业进行分类、分级,对高风险的企业采取稽查、专业评估等手段,重点打击;对低风险企业,主要是自我管理,税务机关可采取政策解读、简易地数据比对等管理与服务相结合的方法应对;二是实施长效化的风险应对策略。稽查、专业评估往往都是对风险转化为事实的事后处理,虽然可以一定程度起到震慑力,但从目前会计信息失真,征纳双方信息不对称的现状看,难以形成持续地威慑力。因此,在稽查和专业评估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大打击力度提高威慑力,还要在查处过程总结问题根源、成因,摸准行业税收风险点,形成行业性管理方法,指导基层管理分局以此风险点为重点,采取预约物耗、参数比对等持续性应对措施,促使企业建立自我评估机制。并通过管理中收集的信息,及时反馈改进行业管理方法,这样不仅有利于税务机关充分认识税收风险所在,及时实施有效管理,也对处在风险区的企业起到警示作用。

  2、以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为重点,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

  以风险管理过程控制为重点,建立内部质量控制体系是减少税收执法风险的重要保证。

  (1)以风险管理步骤设置运行节点,形成互控机制。税收风险管理事项从整个过程上看,表现为风险管理目标规划、风险分析识别;风险排序、拟定计划和分配任务;风险应对调查和复核;风险处理跟踪反馈和复核,风险成效评价。就县级税务机关而言,可按照控制原理,将上述事项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部分,分别设置运行节点。事前控制包括:风险管理目标规划、风险分析识别、风险排序、拟定计划和分配任务,由县局机关业务部门负责;事中控制包括:风险应对调查和处理,由管理分局、专业评估分局和稽查局分别承担;事后控制为风险处理跟踪反馈和复核,由业务科室和监察室负责。风险成效评价由机关业务部门负责,这样风险确定、处理、跟踪、反馈和复核,分别由不同部门实施,形成有效的内部税源监控机制。

  (2)建立完善各环节操作规范,将运行情况纳入执法监察范畴。健全的岗位职责体系是实施税收风险管理的基础,要通过合理分权、规范工作流程,形成一个管理严密、相互制约、相互补充的税收管理体系,确保对税源的有效监控,对偏离执法责任制及岗职权限的内部人员亮出“红灯”,实施内外环节的“双重监控”。当前,要重新思考国家税务总局出台的《税收管理员制度》,按照风险管理目标体系要求对管理员的税收执法权进行合理分解和有力监督,变“淡化责任、疏于管理”为“责任明确,监控到位”,最大限度地堵塞税收流失漏洞。

  3、以风险管理需求为导向,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税收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风险识别和高风险应对,对业务素质要求较高,因此必须以风险管理需求为导向,合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就县级税务机关而言,应将政治业务素质较好的人员充实到风险识别和高风险应对环节,压缩行政部门人员,充实税源管理岗位人员配置。此外,一定要把税收业务培训放在重要位置,促进干部学习业务、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同时要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干部管理机制,增强干部队伍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引导税务干部公平、公正执法,减少执法出现偏差的可能性,降低税收风险。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