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政策法规 >> 审计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2011-01-03 23:24:05 来源:风控网 浏览:1603
内容提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2010年9月1日审计暑令第8号公布  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
(2010年9月1日审计暑令第8号公布  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目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

    第三章  审计计划

    第四章  审计实施

    第一节  审计实施方案

    第二节  审计证据

    第三节  审计记录

    第四节  重大违法行为检查

    第五章  审计报告

    第一节  审计报告的形式和内容

    第二节  审计报告的编审

    第三节  专题报告与综合报告

    第四节  审计结果公布

    第五节  审计整改检查

    第六章  审计质量控制和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指导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的行为,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  本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履行法定审计职责的行为规范,是执行审计业务的职业标准,是评价审计质量的基本尺度。

    第三条  本准则中使用“应当”、“不得”词汇的条款为约束性条款,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必须遵守的职业要求。

    本准则中使用“可以”词汇的条款为指导性条款,是对良好审计实务的推介。

    第四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适用本准则。其他组织或者人员接受审计机关的委托、聘用,承办或者参加审计业务,也应当适用本准则。

    第五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区分被审计单位的责任和审计机关的责任。

    在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中,履行法定职责、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并实施内部控制、按照有关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编报财务会计报告、保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是被审计单位的责任。

    依据法律法规和本准则的规定,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独立实施审计并作出审计结论,是审计机关的责任。

    第六条  审计机关的主要工作目标是通过监督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民主法治,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家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真实性是指反映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的信息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程度。

    合法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遵守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情况。

    效益性是指财政收支、财务收支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实现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第七条  审计机关对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项目、资金进行审计。

    审计机关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依法属于审计机关审计监督对象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经济责任进行审计。

    第八条  审计机关依法对预算管理或者国有资产管理使用等与国家财政收支有关的特定事项向有关地方、部门、单位进行专项审计调查。

    审计机关进行专项审计调查时,也应当适用本准则。

    第九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执行审计业务,应当依据年度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审计实施方案,获取审计证据,作出审计结论。

    审计机关应当委派具备相应资格和能力的审计人员承办审计业务,并建立和执行审计质量控制制度。

    第十条  审计机关依据法律法规规定,公开履行职责的情况及其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第十一条  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未遵守本准则约束性条款的,应当说明原因。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