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案例分析 >> 其他风险 >> 南钢事故门与企业安全管理

南钢事故门与企业安全管理

2011-10-09 11:55:58 来源:风控网 浏览:640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炼铁厂5日11时45分许发生的铁水外流事故,当班操作工和维修工共有13人。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救援人员对5号炉进行大量喷水降温,并对现场进行细致搜索。截至5日晚24时,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1人受伤,1名人员失踪。

    6日下午从江苏省政府成立的事故调查组获悉,经过工作人员紧张搜救,南钢炼铁厂铁水外流事故中的1名失踪人员遗体已经找到,事故死亡人数增至12人,另有一人受伤。放在组织的环境中来解读这个事故,就能看出这其中包含了多么发人深省的意义:在生产过程中(比如安全生产),我们仅仅只是与其表象打交道。尽管我们尝试消除或掩饰问题,但是隐藏在安全表象下的隐患仍不可避免地持续制造危害。除非我们查出隐患根源并对其进行处理,否则它将挫败我们在提高组织效率方面的诸多努力!

    企管专业学不到的管理知识,企业会议讲不透的安全道理。解决的企业管理者是否掉乌纱帽的前程问题,解决是企业的员工人身健康、家庭幸福的命运问题解决的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问题。持续强化安全责任意识,做到“事事有人负责,环环有人负责”让员工从“要我安全”转变为“我要安全”为什么同样的制度,同样的技术,同样的设施,有人平平安安,有人却事故不断?

    彻底改变安全教育的空洞说教。解放管理干部,保护基层员工。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员工安全生产意识。增强企业“免疫能力”增强员工“抗击打能力”。只有不到位的执行,没有抓不好的安全。企业要生存,安全是底线:

    首次倡导“情感安全管理”,解开员工生产事故之谜
    首次倡导“安全自助训练”,员工快乐工作,享受安全
    首次倡导“新安全观”,所有员工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首次倡导“安全责任教育”,真正解决企业安全生产问题
    首次倡导“自我安全管理”,让安全责任意识覆盖各个岗位
    首次倡导“人是安全的决定因素”,塑造“主动安全精神”。

    “安全第一”是人类社会一切活动的最高准则。北京奥林匹克公园方案原来设计了数百米的超高层建筑,但是因为消防部门的云梯只有100米高丽被否决。我们还应该看到,真正零风险的企业是不存在的。常态下的安全是;灰色的,是相对的,介乎于发生事故的黑色与绝对安全的白色之间的中间状态,各个企业之间,彼此只是色度的不同。坚守“安全第一公理”,树立“安全是灰色的”观点,代表了一种进步。不以是否发生了危害来判定安全,只有提高警惕,才能保卫安全!

    做事就有可能犯错误,不做事永远不会犯错。“安全第一公理”是不是在提倡“不要做任何事情”?全社会都不生产岂不是最安全?当然,“不做事情”是不可能的,生产一天也不可能停止,因此,需要强调的是:“安全第一”是在社会可接受程度下的“安全第一”,是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力做到的“安全第一”。我们永远不要指望天下太平,太平到全国全世界不发生一起事故,但是,尽量减少事故发生,尽量缩小事故损失,永远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企业要认识自己的安全责任,把法律和国家监管的政策作为尺度,充分衡量安全环保、职业健康和产品品质、成本效益等多种要素,确保风险“可控制之下(undercontr01)”的“安全第一”。

    太多的管理学者都在工作场合中秉承一种机械的人生观,他们更多地注意表面现象而不是深层的结构。同样的,企业从业者与学者的集体无意识,也常常将问题都归结于一种神话:“唯一重要的问题是我们所看到的和所知道的”但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有时并非如此。看过了报道,我们再说个故事——

    建国初期,一位师长的父亲从农村来探亲。每次开饭的时候,师长总是抓起电话,吩咐食堂送一些饭菜过来。临走的时候师长问他要带点什么,他指着电话说我要这个。师长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把电话摘下来让父亲带走了。老先生一回到家里就迫不及待地跟老伴得意地说,这下好了,我带回个宝贝。这个宝贝只要抓起来对着它说几声,一会工夫就会有人大鱼大肉地送来的!这故事是启示不能只学表面文章——企业如果染了这个毛病,危害可不小。

    在煤矿安全生产和质量标准化建设中,做表面文章的危害尤其大。我们所见到的就有低标准施工,高成本返工现象,白白地让企业资金耗减;更有甚者是引发了事故,不仅造成财产损失,还有可能同时导致人员伤亡。这笔账算下来轻则损失上万,重则上百万,企业资本严重缩水。其实,这样的结果都是我们能直观地感觉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显而易见,任何表面文章都可能直接或间接导致其中一种结果的产生。

    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是很复杂的系统,涉及的知识面很多,对技术的要求也逐年提高。没有专业的知识或实际工作经验,是干不了安全管理工作的。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模式,需要我们管理人员时常深入作业现场,仔细了解作业面的实际状况。安全管理人员需要有超人的耐心与毅力。要学会做一个合格的安全管理人员,就必须先要学会做婆婆。叮咛与嘱咐(不单单做些表面工作),就是挂在各级安全管理人员嘴边的话题。

    从众多安全事故的案例来看,我们能看出有些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有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如果我们放松了安全管理,忽视了安全操作规程,那么事故隐患就会悄然光临。如果我们重视了安全管理,时刻注意对安全隐患与事故的防范,从自身做起,搞好个人安全防护工作,那么安全事故就会远离我们的生活与工作。正因为事故具有的突发性与意外性,这就要求我们的安全管理人员与职工要时刻蹦紧安全生产这根弦,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以扎实的工作作风,而非表面文章的态度,真切做好各自负责的安全管理工作。

    就拿查“隐患”下指标来说,我们一些管理者下井查隐患走马观花,但记录上倒写得规规矩矩,而隐患到底在哪?或隐患到底有多严重?却说不清道不明,更莫说隐患如何整改落实了。有领导说隐患整改落实要建立跟踪制,这倒无可厚非,但仍然在“人”上还是存在问题。我们的管理者有做表面文章的,我们的监管者当然可能也存在。追根溯源,那就是人的“素质”出了问题。有的人陈旧观念根深蒂固,嘴上一套心里一套,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际工作中重生产,轻安全,轻质量标准化,甚至藐视科学发展,根本没有树立起安全就是效益,搞质量标准化就是为效益实现提供可靠保证的观念,其表面文章的背后,就是执行力出了严重问题。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凡是安全先、万事安全大”……,诸如此类的安全口号在各个企业都能够叫的响亮。但谭老师了解到,目前各类安全事故中90%以上都是从业人员“三违”行为所引起的。这说明我们有正确的安全管理方向,有能力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只是因为部分人员思想上的麻痹,清楚安全的意义却反其道而行所酿成了一幕幕的悲剧。天天喊安全、要安全,可真的落入到实际工作中却大相径庭,“表里不一”的安全管理更是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具体说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1、重生产、略安全的错误思想。
    2、侥幸心理、安全意识淡薄。
    3、安全检查表面化、无深度。
    4、隐患整改不及时,监管不到位。
    5、安全教育不新颖,规章制度不了解,理念宣传不到位。

    因此,我们必须坚决摒弃“表面文章”。要从教育培训入手,用行为规范促成观念转变,当行为规范成为习惯,观念就会随之转变过来;要从制度入手,用制度的严密促成干部员工行为规范。白纸黑字的制度让干部员工觉得诚信可靠,其权威远胜于说教;要从监督入手,用“金字塔”式的闭环监督体系促成制度落实到位。所谓“金字塔”式闭环监督体系就是指上级监督下级,同级交叉监督,层层监督形成闭环,防止问题越到高层而被忽视和淡化;要从情感管理入手,用人本管理观促成监督目的的最终实现。

    “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反劳动纪律”的现象在国企中非常普遍,于是管理者就得出了中国员素质不高,要对其实行严格的考核机制,一字以盖之,罚!既然能“棒下能出孝子,重罚之下也就必有好员工”这种管理逻辑存在的理由就是我国企业员工素质较低等。试问,发达国家如BP,SHELL等在中国的独资或合资企业,甚至是中国的国企的施工队投标在外企工作,其表现不也令人称道吗,究其实质是我们以领导意志为中心的安全管理体制不能在这些企业中发挥作用。无论什么人,只要你进入外资企业,你就必须遵守外企的规范化、程序化的管理要求,任何人都不能不遵守或随意更改安全规章和制度的要求。

    美国等先进国家十年以前也曾流行国企的现行安全管理严格考核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以人本,理解人,尊重人的思维取向成了安全管理工作的主流。他们通过HSE,ISO9000等管理体系的实施,让企业的各项工作和员工的行为按HSE,ISO9000的要求进行,这样官僚主义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管理者意志随意凌驾于规范、制度和程序之上的现象就会很少发生,整个企业的管理始终处于自我完善和不断循环上升之中。他们对员工的管理往往采用鼓励式的正面激励机制,鼓励和表扬员工自觉纠正不安全的行为,让员工更加真切感受到自己被企业重视,更加爱惜自己的企业,从而强化了企业的安全文化氛围和员工的团队精神。

    总之,“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安全生产”,是政府、社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忽视安全生产,就是犯罪!谁安全,谁生存;谁安全,谁发展;谁安全,谁幸福。企业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管理需要我们每一个领导都敢于揪出地毯下愤怒的蛇,也需要我们每一个员工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干老实活,千万莫做表面文章。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