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投资风险 >> 衍生品投资 >> 风险管理工具与工具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工具与工具的风险管理

2015-02-22 10:05:47 来源:风控网 浏览:202
    风险是指在一定概率条件下未来可能发生但现在无法确定的不利影响或损失,与金融活动相依共存。不存在没有风险的金融产品,只有风险大小之差,如何度量之别。
  衍生品,作为风险管理的工具,其主要功能之一在于分割、转移与管理基础资产对应的风险。然而,衍生品交易的收益与风险都具高度杠杆性,可谓四两拨千斤。衍生品交易在风险转移过程中,可能积聚起巨大的能量,如果处理不当,这些能量可能在局部短时间内释放,造成对机构、市场或社会的影响与冲击。
  有人可能会质疑,既然衍生品可能带来巨大的灾难,为什么我们还要发展它呢?
  毫无疑问,对于那些没有鸿鹄之志的人,靠自己的双腿走路自然是最为安全的。自行车、汽车、飞机,哪一样交通工具不是在技术进步速度更快的同时,引入了影响力更大更广泛的风险与灾难?难道我们能够舍弃飞机继续依靠双腿在全球各地奔走吗?
  衍生品市场之所以能在全球范围内高速发展,是因为它能够对冲与化解经济发展与金融活动中出现与积累的风险,实现价格发现以及提高市场效率;是因为它给全球经济发展与金融活动带来的裨益,远远超过潜在的弊端。
  对于使用衍生品这一风险管理的工具可能带来的风险,只要有严格的监管、科学的态度,加上高科技监控技术的应用,是应该完全可以控制的。
  现货交易与衍生品交易的风险区别
  衍生品源于基础资产,通过价格发现与风险对冲为基础资产的现货市场(股票、债券、商品、外汇、黄金、房地产等)服务,促使现货交易的市场机制更为完善。
  现货交易与衍生品交易有着许多相同点,或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本质的区别:
  1.主要功能:
  现货市场 -- 实现经济利益,以融资投资为主要目的;
  衍生品市场 -- 风险对冲、价格发现与提高市场效率。
  二者相依互补,构成全面、协调、优化的金融市场体系。
  2.总风险:
  现货交易 -- 市场参与者既可共赢,亦可皆输,随着资产泡沫的膨胀或破灭,总风险增加或降低;
  衍生品交易 -- 理论上是输赢的零和游戏,所继承与转移的风险来自现货市场,本身并不创造(除非存在极端的投机行为)也不消灭风险,在动态调节中维持市场总风险的平衡。
  追根溯源,在于现货产品对基础资产的拥有权,使泡沫的产生成为可能,而绝大多数衍生品都是一种金融合约,其依附与衍生特性决定了其价值取决于基础资产,所继承与转移的实际上是现货产品的风险,而且只能在买卖双方之间传递,并不改变市场总风险。
  衍生品交易风险的特点
  自从资本来到世界,因参与股票、房地产、商品、外汇等现货交易而遭受巨额损失甚至倾家荡产的例子多如过江之鲫,千姿百态的衍生品不过是为通向天国另辟蹊径。
  衍生品本是风险管理的工具。然而,水可行船,亦可覆舟。转移风险不等于消灭风险,由于衍生品自身的交易特点与操作方式(高杠杆性、复杂性以及虚拟性等),使得其交易风险远远超过现货。
  更重要的是,在高度计算机网络化的时代,如果监管不力,运用不当,风险在市场辐射范围内的转移过程中积聚的巨大能量,可能在局部短时间内释放,从而对金融机构、资本市场乃至社会造成严重的影响与冲击。因此,衍生品市场的风险识别、监控与管理比任何其它市场都更为重要。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风险管理是衍生品交易中的重中之重,核心之核心。如何有效地防范金融风险,管理好风险管理工具的风险,不仅在世界范围内是一个尚未被解决的棘手问题,对我国金融行业也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
  国内市场风险管理的现状
  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历经20载的风风雨雨,逐步壮大,已经成为全球金融市场上最吸引人的亮点。
  在这一过程中,有关监管部门在衍生品风险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参考国际市场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摸索总结,建立了适合国情的制度与风险管理机制,大体上能够满足目前交易水平下对风险管理的需要,例如:
  建立了期货保证金监控中心;
  电子拍照与开户实名制;
  净资本监管体系;
  在银行、期货公司强制性设置首席风险官。
  同时也应当清醒地看到,处于“新兴加转轨”阶段的中国衍生品交易市场尽管已有令人注目的发展,但毕竟起步时间短,总体水平不高,许多市场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成熟市场相比差距还很大,有些问题只是由于市场的快速发展而被暂时地掩盖住了。
  而风险管理,毫无疑问仍是中国衍生品交易市场最薄弱的环节之一。
  从表面上来看,市场上下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已是耳熟能详,但实际上大多数市场参与者对现代风险管理理论与实际应用了解甚少,高、中端的专业管理与技术人才紧缺,风险控制手段匮乏,技术落后,风险静态计算,模式简单低效,往往濒于被动的事后“灭火消防”,缺乏主动的分析预测工具等等。
  近年来国内的研究人员在风险管理方面也十分活跃,立课题,出成果,发表文章,开研讨会,数量可观,可惜由于缺乏实际市场经验,许多研究只能停留在对国外现成理论的重复分析、论证上,鲜有独创性的突破。
  在没有期权交易,资金效率未被提到议事日程,而且市场尚未完全开放的情况下,国内现行的风险管理机制基本可满足要求。然而,随着市场的发展,这种状况是必须要改变的。
  衍生品保证金的更新换代
  衍生品交易是基于保证金进行的,保证金制度是衍生品交易与结算的核心制度,也是衍生品市场风险管理的基石。
  保证金制度的实施,降低了衍生品交易的成本,使交易者用较少的资金交易数量更多的的产品,发挥了衍生品交易的资金杠杆作用,促进了各项市场功能的发挥。保证金为衍生品合约的履行提供了安全可靠的的财力担保,每一笔交易和持有的每一手合约都具有与其面临风险相适应的资金,交易中发生的盈亏不断得到相应的处理,杜绝了负债现象。
  保证金的主要功能包括:
  风险管理 -- 如果保证金水平过低或不合理,有可能导致违约风险发生的概率上升,破坏市场安全,最终对整个市场的利益造成损害;
  市场调节 -- 过低的保证金会加大交易者赌博的心态,造成市场过度投机,加大市场风险;保证金水平过高,交易成本增加,资金流动性将会降低,市场功能的发挥就可能受到影响;
  市场竞争 -- 资本无国界,国际资本总是千方百计寻求资金回报最高与投资成本最低的地方。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衍生品领域将不可避免地面对全球市场竞争的挑战,缺乏高效的资金使用效率,竞争力将大打折扣。
  中国期货市场目前的实际交易保证金水平,除了刚上市不久的股指期货人为调高至15-18%以控制投机以外,大体维持在合约面值的6-8%之间。
  如果仅就单笔交易来说,中国的交易保证金水平并不算高,与国外的收取水平相差不算太大。例如,交易一手美国玉米期货,约需保证金1000美元,而交易同等数量(重量)的大连玉米期货,折合保证金约为2000美元,相差不至于令人瞠目结舌。
  问题的关键是境外成熟市场普遍采用净额制计算,而国内则按照总额制计算,加上没有产品相关性与跨月价差的折抵,使得国内合约组合的保证金与国外相比往往要高出很多。
  例如,投资者做美国标准普尔500的跨期套利,买入一手9月份的期货,同时卖出1手12月份的期货,那么按照国际通行的保证金计算标准,只需要不到200美金,相当于不到单笔交易成本的1%,这反映了价差交易的实际风险,而国内由于不考虑风险对冲,双向收费,对于同数量的类似产品,其保证金收取可达成熟市场的50-500倍!可见二者之间差别之巨大。
  不仅如此,国内以固定比例分段收取保证金的计算模式虽然简单实用,通俗易懂,能解决简单的期货保证金计算,但难以适应合约数量庞大而且风险非线性的期权保证金计算。
  全球90%左右的交易所,包括中国的香港、台湾地区,早已采用先进的基于风险的投资组合保证金模式,这些模式(市场份额见图1)包括:
  标准投资组合风险分析系统(SPAN)
  市场间理论性保证金系统(TIMS)
  理论分析与数字模拟系统(STANS)
  EUREX模式
  窗口法(OMS II)
  投资组合模式的核心是:在一个组合中所有合约之间或多或少存在着某种与时间、产品、风险特性相关联的作用与关系,它们应该在风险计算中反映出来。例如,同类型产品中两个方向相反的合约通常不会因为价格变化而导致损失同时出现,它们的风险会相互抵消。如果在计算中考虑这些因素,就可以把实际风险精确地计算出来,得到保证金的最佳数据,从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投资成本最佳化,有利于提高市场与资金的运作效率。
  中国目前的保证金计算属于传统模式,在世界期货市场发展早期曾被广泛采用过,但由于是非风险性非动态化的,不利于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因此,除了少数几个亚洲地区的交易所以外,已基本上被抛弃。
  随着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交易品种不断增多,交易策略日渐复杂,期权上马在望,中国现有的保证金模式明显落伍,难以适应新形势,更新换代将是大势所趋,不可避免。
  风险控制、市场调节与市场竞争的统一,应该是一个高效的保证金系统追求的最高境界。一个简单而粗糙的保证金系统是难以推动市场向前的,只有那些先进而成熟的保证金系统才可以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中国市场的管理者对此应有前瞻的眼光和科学的态度,积极推动衍生品市场的保证金研究与升级,尽快把保证金应用与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与上升中的金融大国地位相称的高度。
  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正处于速度快得令人目眩的电子交易年代,面对的是复杂而变化多端的衍生品交易市场,无论我们如何制定和完善各种风险管理制度与措施,计算机实时风险管理系统都仍将是整个风险管理体系中无可取代的核心环节。
  没有先进的风险管理系统,缺乏科学化的技术手段支持,将无法精确、有效、及时地度量与分析衍生品交易风险,无法对未来风险变化趋势作出判断与预警,风险管理只能在低水平上徘徊而难以有突破性的提高,有效的风险管理将只是一句空话。
  近年来,全球衍生品交易市场异常火爆,对衍生品风险管理的技术需求大增。根据有关统计数字,目前金融信息市场的规模在160亿美元左右,其中用于衍生品风险管理的技术投资支出约为30-35亿美元,并且每年将会有15-20%的高速增长,明显高于其它信息技术的支出。
  自2003年中信银行率先在国内全盘引进国外核心系统开始,海外的金融信息系统开始蜂拥而来。各大金融机构以及国家部委纷纷引进各种银行核心业务系统、证券/外汇/债券交易平台,以及市场报价资讯系统。
  而境外衍生品交易风险管理系统的引入,很大程度应归功于2004年3月银监会发布的《金融机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管理暂行办法》。根据这一要求,衍生品交易系统和风险管理系统必须做到从前台到后台的自动连接。为了能获得开展衍生品交易资格的许可证,各商业银行不得不花巨资引进其中不可缺少的风险管理系统,因为国内在这一领域基本上为空白。
  相对于财大气粗的银行,大多数期货经纪公司都无力购买昂贵的能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高端衍生品风险管理系统。幸亏国内市场目前相对封闭,产品类型单一,资金效率不被重视,且境外产品短期内进不来,在这种环境下,相对简单的风险管理系统也可以勉强应付。但可以肯定,这种低效粗放的风险管理局面终究是要改变的。
  在中国金融市场走向世界的过程中,引进外来系统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应该的。借鉴国外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与理念,有利于尽快地把我国的风险管理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然而,引进技术也必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
  本土化 -- 用户界面的中文化是最表面最容易实现的任务,更重要的是产品的融合,模型的修正,参数的调整。否则的话,花大钱引进的可能只是个摆设,好看不好使,无法发挥作用;
  安全性 -- 无疑可能给中国金融信息安全带来隐患;
  成本费用 -- 昂贵,且由于缺乏经验与话语权,往往被迫购买不必要的模块;
  后续服务 -- 维护、升级、沟通/语言问题。
  作为一个发展中的经济大国,在国际金融活动中长期依赖别人的技术注定只能受制于人,而根本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自己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