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金融风险 >> 互联网金融 >>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挑战

2015-02-12 16:05:03 来源:风控网 浏览:207

    早在上世纪末,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就曾预言:传统商业银行将成为21世纪的“恐龙”。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科技,特别是移动支付、云计算、社交网络和搜索引擎等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资金期限匹配和风险分担的成本,不仅给传统金融机构带来了巨大挑战,而且对金融宏观调控产生了重大影响,必将影响金融体系的稳定。

  互联网金融风险判断

  互联网金融发展所致的金融脱媒有利于小微企业获得贷款,发展前景广阔。监管层在保护其发展的基础上,仍有分析其存在风险的必要性。从金融稳定的视角看,互联网金融虚拟化的特点决定了互联网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风险不仅具有传统金融风险的特征,还有其特殊性。

  高技术性带来的操作风险。指由于系统在可靠性和完整性方面存在重大缺陷带来操作上的风险,与软硬件的配置和技术设备的可靠性相关。包括:外部支持风险,如互联网金融机构使用外部技术支持来降低营运成本,由于外部技术支持者的道德风险或因财务困难终止服务,致使金融机构无法提供高质量虚拟服务;安全风险,如黑客入侵互联网金融机构放置逻辑炸弹、修改服务程序造成系统失灵,伪造互联网货币导致金融机构直接经济损失等;欺诈风险,如互联网金融机构内部员工违规盗用客户资料进行风险投资等。

  高联动性造成的传染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作为融资支付平台,是由多边信用共同建立起来的信用网络,各网络节点相互交织,相互联动,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风险损失都有可能波及整个网络,严重时会导致整个互联网金融系统的瘫痪。同时,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技术所具有的快速远程处理功能,在为便捷、快速的金融服务产品供应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的同时,也加快了风险积聚的过程和程度,甚至会导致风险的积聚和爆发。

  法律不明确导致的法律风险。目前,我国对互联网金融立法还只处于起步阶段,政府对互联网金融机构是否合法还没有明确界定;政府有关法规中对于网上交易权利与义务的规定大多不清晰;缺乏相应的互联网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及试行条例;对大数据时代客户隐私权的认识模糊,隐私权保护条文缺失;对互联网金融非法洗钱流程与方法没有深入的研究,反洗钱规章制度不明确等。

  较传统金融机构更严重的声誉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誉风险主要源于机构自身经营不善和金融交易非主体的技术故障、欺诈等行为。如网络故障导致客户无法使用互联网金融机构的账户、互联网黑客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恶意攻击等,很容易引发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声誉风险。

  同传统金融机构相似的其他风险。互联网金融机构和传统金融机构同样面临着流动性风险、市场风险、信用风险等。

  流动性风险是指互联网金融机构以合理的价格销售资产或者借入资金满足流动性供给的不确定性。客户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选择互联网金融机构,同时支付的快捷性使瞬间资金交易量剧增,因此互联网实时结算体系是终局性的,一旦出现错误根本无法纠正,错误扩散面广泛,补救成本高昂。

  市场风险是指基础金融变量,如利率、汇率、股价等的变动而使金融资产或负债的市场价值发生变化的不确定性。市场价格变动,会使互联网金融机构因资产负债表各项目头寸不一样而蒙受损失。

  信用风险指因交易对方不愿或不能全部履行合同义务或其信用等级下降,而给金融资产持有者造成损失的不确定性。互联网金融机构后台大数据处理技术和云计算技术的应用,使“端管云”成为互联网金融企业管理客户和金融交易系统的有效手段,“云端”具有精准化与透明化的特点,可以提高风控水平,降低信用风险,但并不能完全排除风险……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