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险研究 >> 风险评估 >> 基于VaR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基于VaR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2014-11-10 15:33:34 来源:风控网 浏览:217

  近2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投资自由化的趋势,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日趋加剧,金融利率风险管理已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内容。在固定利率时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对利率风险的关注度较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对传统的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西方金融监管当局重新修订政策,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放宽了利率上限,并最终取消了利率管制,商业银行也直接暴露于频繁的利率波动中,使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我国从1996年正式开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996—2002年7年间利率调整了8次,2004—2006年调整了3次,2007—2008年调整了11次。我国金融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市场,随着金融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其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利率的波动变得更加频繁,波动幅度也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将进一步面临利率风险的挑战。本文采用的VaR方法在金融利率风险管理(风控网)中被广泛应用,研究VaR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防范于未然,更重要的是,VaR方法提供了一种利率风险管理的思路。

  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1、各国的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基准利率来间接影响市场利率,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自主定价权,不过其外在表现形式或其结果是利率水平波动幅度和频率增大。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三十多年来,发达国家经济基础较好,宏观调控能力较强,而且往往采取渐进模式,所以自由化的过程比较平稳。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在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仓促改革,短时间内就放开所有利率,造成了利率水平过高、国内金融动荡、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严重后果。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推动也是利率市场化兴起的原因之一。

  纵观世界各国利率化改革的成果,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先后解除了利率管制制度,亚洲国家在80年代开始掀起利率市场化的浪潮,非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先后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2、利率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对于利率风险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巴塞尔委员会(BIS)在1997年9月公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指出,利率风险是银行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利率的逆向(负面)波动所形成的暴露。

  根据风险成因不同,利率风险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Risk)、收益曲线风险(YieldCurveRisk)、基差风险(BasicRisk)、隐含期权风险(EmbeddedOptionRisk)。

  (1)重新定价风险。又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日或重新定价时间差异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是由于银行的负债和表外头寸的到期日在时间上的不同和重新定价所引起的。由于这些重新定价不相配性,当利率发生变化时,它们可以使银行的收益和主要经济价值暴露于不可预测的变动中。

  (2)收益率曲线风险。即期限结构风险,有的银行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础绘制内部收益率曲线,收益风险是在收益曲线发生了对银行收益或内在价值不利的变化时产生的。收益曲线的变动包括平行移动和斜率变化两种主要形式,银行通过关注内部收益曲线的斜率与形态发生的变化,指导资金短期拆借及中长期债券投资等业务,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业务风险。

  (3)基差风险。在期限一致的情况下,计算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时采用不同的基准利率,而当基准利率发生不同幅度的变化时就产生了基差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基差风险大多是由人民银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同步变化所导致的。

  (4)隐含期权风险。由于利率变化,商业银行客户凭借所持金融工具中的内含期权提前偿还贷款或提前提取存款而使银行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包含的具有隐含期权的金融工具,这些具有隐含期权的金融工具的未来现金流都随利率波动而发生变化。

  二、VaR模型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计量中的应用

  1、VaR的基本原理和分析

  在险价值(valueaurisk,VaR)是一个以美元标识的对于不利情形下风险的概括性度量,它是对市场利率风险管理的一种测度,目标是试图将由于市场因素的改变而带来的投资组合价值变化的敏感度同市场因素变化概率结合起来。对VaR一个较为普遍的定义是,VaR代表一定时期内的最大的损失,它使得实际损失超过这个值的概率小于一个我们预先设定的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Prob{△Vt>VaR}=1-a

  其中,△V为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持有期内的损失,VaR为置信水平下处于利率风险管理中的价值。从定义可以看出,VaR有两个重要参数,资产组合的置信水平和持有期。置信水平是指根据某种概率测算结果的可信程度。置信水平的选择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程度,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会选择较高的置信水平,而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一般会选择较低的置信水平。持有期越长,资产组合价值的波动性就越大。根据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的建议,金融机构可采用99%的置信水平,分析的持有期为10个交易日。
第1页 第2页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
基于VaR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欢迎光临!退出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请您留言
您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风险研究 >> 风险评估 >> 基于VaR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基于VaR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2014-11-10 15:33:34 来源:风控网 浏览:294

  近20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及投资自由化的趋势,金融市场的波动性日趋加剧,金融利率风险管理已成为金融机构的核心内容。在固定利率时代,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是信用风险,对利率风险的关注度较低。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大批金融衍生工具的产生对传统的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提出了挑战。西方金融监管当局重新修订政策,于20世纪80年代初逐渐放宽了利率上限,并最终取消了利率管制,商业银行也直接暴露于频繁的利率波动中,使利率风险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我国从1996年正式开始利率市场化的进程,1996—2002年7年间利率调整了8次,2004—2006年调整了3次,2007—2008年调整了11次。我国金融市场是一个发展中的新兴市场,随着金融开放力度的逐步加大,其利率市场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利率的波动变得更加频繁,波动幅度也不断加大,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将进一步面临利率风险的挑战。本文采用的VaR方法在金融利率风险管理(风控网)中被广泛应用,研究VaR的具体操作方法可以使我国商业银行防范于未然,更重要的是,VaR方法提供了一种利率风险管理的思路。

  一、利率市场化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利率风险

  1、各国的利率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是指中央银行通过调控基准利率来间接影响市场利率,利率市场化的实质是银行等金融机构具有自主定价权,不过其外在表现形式或其结果是利率水平波动幅度和频率增大。

  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三十多年来,发达国家经济基础较好,宏观调控能力较强,而且往往采取渐进模式,所以自由化的过程比较平稳。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则在宏观经济不稳定的情况下仓促改革,短时间内就放开所有利率,造成了利率水平过高、国内金融动荡、国民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的严重后果。另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推动也是利率市场化兴起的原因之一。

  纵观世界各国利率化改革的成果,西方发达国家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末先后解除了利率管制制度,亚洲国家在80年代开始掀起利率市场化的浪潮,非洲国家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先后完成了利率市场化进程。到目前为止,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已经实现了利率市场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利率市场化是大势所趋。

  2、利率风险的含义和分类

  对于利率风险的定义,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巴塞尔委员会(BIS)在1997年9月公布的利率风险管理原则中指出,利率风险是银行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对利率的逆向(负面)波动所形成的暴露。

  根据风险成因不同,利率风险可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重新定价风险(RepricingRisk)、收益曲线风险(YieldCurveRisk)、基差风险(BasicRisk)、隐含期权风险(EmbeddedOptionRisk)。

  (1)重新定价风险。又称为期限错配风险,是指金融机构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到期日或重新定价时间差异给金融机构带来的风险,是由于银行的负债和表外头寸的到期日在时间上的不同和重新定价所引起的。由于这些重新定价不相配性,当利率发生变化时,它们可以使银行的收益和主要经济价值暴露于不可预测的变动中。

  (2)收益率曲线风险。即期限结构风险,有的银行以国债收益率曲线为基础绘制内部收益率曲线,收益风险是在收益曲线发生了对银行收益或内在价值不利的变化时产生的。收益曲线的变动包括平行移动和斜率变化两种主要形式,银行通过关注内部收益曲线的斜率与形态发生的变化,指导资金短期拆借及中长期债券投资等业务,及时调整经营策略,降低业务风险。

  (3)基差风险。在期限一致的情况下,计算资产收益和负债成本时采用不同的基准利率,而当基准利率发生不同幅度的变化时就产生了基差风险。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基差风险大多是由人民银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不同步变化所导致的。

  (4)隐含期权风险。由于利率变化,商业银行客户凭借所持金融工具中的内含期权提前偿还贷款或提前提取存款而使银行利息收入减少的风险。这种风险主要来自银行资产负债和表外业务中所包含的具有隐含期权的金融工具,这些具有隐含期权的金融工具的未来现金流都随利率波动而发生变化。

  二、VaR模型在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计量中的应用

  1、VaR的基本原理和分析

  在险价值(valueaurisk,VaR)是一个以美元标识的对于不利情形下风险的概括性度量,它是对市场利率风险管理的一种测度,目标是试图将由于市场因素的改变而带来的投资组合价值变化的敏感度同市场因素变化概率结合起来。对VaR一个较为普遍的定义是,VaR代表一定时期内的最大的损失,它使得实际损失超过这个值的概率小于一个我们预先设定的值。用数学公式表示为:

  Prob{△Vt>VaR}=1-a

  其中,△V为某一金融资产或证券组合在持有期内的损失,VaR为置信水平下处于利率风险管理中的价值。从定义可以看出,VaR有两个重要参数,资产组合的置信水平和持有期。置信水平是指根据某种概率测算结果的可信程度。置信水平的选择反映投资者对风险的规避程度,风险厌恶型的投资者会选择较高的置信水平,而风险偏好型的投资者一般会选择较低的置信水平。持有期越长,资产组合价值的波动性就越大。根据巴塞尔委员会1995年的建议,金融机构可采用99%的置信水平,分析的持有期为10个交易日。
第1页 第2页
发表评论
网名:
评论:
验证:
共有0人对本文发表评论查看所有评论(网友评论仅供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赞助商链接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免责申明 - 人才招聘 - 战略合作